“头儿,李大人那边有动静了。他派了手下,在南城的旧衣铺和杂货店一带暗中打听,目标似乎就是您留下的那种布料,还有带‘土腥气’的人。看样子,他是真的信了那老狐狸的话,往边地方向查了。”
赵茂坐在暗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李致贤的反应速度和分析能力,比他预想的还要快一些。能迅速从一块布料锁定到西北边地方向,并立刻展开实地调查,这份行动力,确实配得上中枢令的职位。
“让他查吧。”赵茂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边地水浑,让他去搅一搅,未必是坏事。或许,真能捞出点我们不知道的鱼虾。”
他原本抛出这个线索,主要目的是试探李致贤,并分散其注意力。但李致贤如此认真地追查下去,反而让他生出几分期待。或许,这个朝廷命官,真有过人之处,能发现一些被他自己忽略的细节?
“我们的人,继续盯着李致贤的动向,还有永昌当铺。另外,”赵茂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重点查一查,近期京城是否有西北来的、身份特殊的商队或人员,特别是与军中有关联的。李致贤查他的,我们查我们的。”
“是!”石柱应道,随即又有些犹豫,“头儿,那玉佩的真正线索……”
赵茂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真玉佩的下落,我自有分寸。眼下,先看清这位李大人的成色再说。” 他心中那份关于真玉佩下落的秘密,牵连极大,在完全信任李致贤之前,他绝不会向任何人,包括他最信任的兄弟,透露半分。
石柱不再多问,行礼后悄然退下。
赵茂独自留在黑暗中,思绪飘远。李致贤的调查方向,无意中触动了他的一根心弦。西北边地……那里,似乎并不仅仅是“土腥气”的来源那么简单。一些尘封的、与当年太子旧案可能相关的模糊记忆,隐隐浮现。难道,这误打误撞的线索,真的指向了某个关键环节?
他摇了摇头,将这些暂时无法证实的念头压下。当务之急,是确保自身安全,并继续观察李致贤,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新的威胁。
(四) 南城暗访,柳暗花明
韩罡带着几名精干手下,在南城那片嘈杂、混乱的街区暗中查访了两日。他们扮作采购杂货的行商,穿梭于各种气味混杂的店铺之间,看似随意地攀谈,实则句句不离主题。
进展比预想的要慢。南城太大了,店铺林立,人员流动频繁,想要找到特定布料的线索,如同大海捞针。而且,这里的人警惕性很高,对于打听“特殊”事情的外来人,往往讳莫如深。
直到第三天下午,事情才有了转机。
一名手下在一家位于小巷深处、门面破旧的估衣铺里,有了发现。这家店铺的老板是个瘸腿的老头,眼神浑浊,但记性似乎不错。手下假意挑选几件旧棉袄,闲聊中提起想找些厚实耐磨的西北料子做车夫们的冬衣。
老店主打量了他几眼,慢悠悠地说:“西北的粗布?前阵子倒是有个客官,来我这儿不是买,是卖。也是几块类似的料子,说是从关外带回来的,自个儿用不上了。我看着料子还行,就收下了。”
手下心中一动,面上却不露声色:“哦?那客官长什么样?也是跑关外的行商?”
老店主眯着眼回忆道:“个头挺高,挺壮实,皮肤黝黑粗糙,确实像常在外头跑的。话不多,给钱挺痛快。不过……他好像不是行商。”
“不是行商?那是什么人?”
“感觉……有点军伍里的那股子劲儿。”老店主不太确定地说,“站得笔直,眼神也利索。对了,他左边眉骨上,有道挺深的疤,像是刀砍的。”
军伍!刀疤!
手下强压住心中的激动,又闲聊了几句,买下了一件无关紧要的旧衣服,便匆匆离开,找到了正在附近茶摊等候消息的韩罡。
“韩头儿,有发现!”手下将打听到的情况详细汇报。
韩罡精神一振:“眉骨有刀疤,疑似军伍出身……这是个重要线索!可知那人去了哪里?姓甚名谁?”
手下摇头:“那老店主也不知道名字,只说那人卖了布料就走了,再没见过。”
虽然依旧没有明确的下落,但“疑似军伍中人”且“眉骨有刀疤”这两个特征,极大地缩小了排查范围。这不再是漫无目的的寻找,而是有了相对清晰的画像。
韩罡立刻将这一重要发现回报给了李致贤。
(五) 新的谜题,更深的水
李致贤得到韩罡的回报,陷入了更深的思索。
一个疑似边军出身、脸上带刀疤的人,拿着与赵茂留下线索同源的西北布料,在南城估衣铺出售……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此人是谁?他与玉佩有何关联?他是单纯的物资流转,还是某个环节的关键人物?他出售布料,是经济拮据,还是为了掩盖行踪,处理掉可能暴露身份的物品?
更重要的是,赵茂为何会拥有与此人相关的布料碎片?是交手时撕下的?还是从别处获得?赵茂将此布片留给他,是想引导他去找到这个人,还是仅仅借此暗示“边军”这个方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白衣盗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衣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