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送给江辰后,林晚星将手机调回静音,塞进口袋,仿佛这样就能暂时隔绝可能到来的回应,无论是质疑、反对还是更深的沉默。她抱着那个装着“未名”秘密的牛皮纸袋,快步穿过渐浓的夜色,回到了红坊路17号那扇厚重的铁门后。重新落锁的瞬间,外界的一切似乎再次被隔绝,但某种东西已经不同了——她内心的天平,已然倾斜。
她没有立刻开灯,在黑暗中站了一会儿,听着自己有些过速的心跳慢慢平复。然后,她走到《深空低语03》面前,借着窗外城市反射进来的微弱光晕,凝视着画面上那些悬浮在寂静灰色背景中的银色几何体。它们冰冷,抽象,却仿佛蕴含着某种亟待诉说的宇宙密语。
“未名”……那个被铅笔圈出的“栖息地”……文景平静却笃定的眼神……W那幅充满挣扎力量的旧作照片……
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在她心中汇聚成一个清晰的声音:去。必须去。
她打开工作灯,温暖的光线瞬间充盈了整个空间。她将牛皮纸袋里的东西再次拿出来,平铺在工作台上。这一次,她看得更加仔细,试图从那些简洁的文字和图像中,解读出更多关于“未名”和W的真相。
那份艺术家宣言,字里行间透出的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对艺术纯粹性的守护。那种姿态,与顾言之那种将艺术视为可运作、可估价的“项目”的态度,截然相反。手绘的示意图虽然简单,但空间比例和动线设计却显示出一种内行的、充分考虑观展体验的专业素养。
这不像一个陷阱。至少,不像顾言之会设下的那种陷阱。它更……“古老”,更带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气息,甚至有些不合时宜的悲壮。
她走到电脑前,再次尝试搜索“未名”和“W”,结果依旧寥寥。这种彻底的“隐形”,反而增添了几分可信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完全避开网络追踪,本身就需要极大的能量和决心。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林晚星的心随之猛地一跳。
她缓缓拿出手机,屏幕亮着,显示有一条新信息来自江辰。
她的指尖有些发凉,迟疑了片刻,才点开。
江辰的回复和他的人一样,简洁到了极致:
「地址。安全评估。」
没有疑问,没有反对,甚至没有流露出任何情绪。只是两个并列的词组,像一道需要立刻执行的技术指令。
林晚星看着这短短四个字,心里说不上是松了口气,还是涌起一丝更复杂的失落。他果然……还是这种模式。一切以“安全”为最高优先级。
她将“未名”空间所在的地址——一个位于城市边缘、由旧工厂改造的艺术区内的某个单元号——发给了他。然后补充了一句:
「对方承诺非商业,无媒体,小范围。负责人叫文景,身份不明。」
信息发送成功。她等待着,不知道他会如何“评估”,又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几分钟后,江辰的回复来了,依旧简短:
「已知。该区域产权复杂,监控覆盖不全。文景,MIT媒体实验室前研究员,三年前离职,行踪成谜。与已知商业机构无关联记录。」
后面附上了一个加密链接。「内部通讯协议。如需联系,使用此通道。」
林晚星看着这条信息,怔住了。他不仅瞬间完成了“安全评估”,甚至连文景的背景都查了出来?MIT媒体实验室……这解释了文景身上那种技术精英与学者混合的气质。而行踪成谜,与商业机构无关联,这似乎又佐证了“未名”的非功利性。
他没有说支持,也没有反对。他只是提供了他所掌握的信息和一个更安全的联络方式,然后将决定权,再次交还给了她。
这种绝对的、建立在信息和逻辑基础上的“支持”,让林晚星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心,同时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他们之间那道无形的鸿沟——他活在数据和规则的世界里,而她,终究要依靠直觉和勇气去做出选择。
她点开那个加密链接,下载了一个界面极其简洁的通讯应用。这像是拿到了进入他世界某个外围权限的钥匙。
没有再多犹豫,林晚星使用那个加密应用,向文景留下的邮箱发送了确认合作的邮件。邮件内容同样简洁,只表达了愿意在“未名”空间展示《深空低语》系列的意向,并询问下一步的具体安排。
文景的回复来得很快,同样通过加密通道:
「收到。空间已准备就绪。请于本周六下午两点,携带作品抵达。布展可由您全权主导,或有需要,我可提供协助。——文景」
周六,就是两天后。
时间紧迫,但林晚星却感到一种久违的、近乎战栗的兴奋。她不再去思考这是否是另一个漩涡,她只知道,她的作品需要一个出口,而“未名”是目前唯一向她敞开的、看似干净的出口。
她开始着手准备。首先需要将完成的《深空低语》系列作品妥善包装、运输。她联系了陆衍,简单说明了情况。陆衍没有多问,只回复了一句「明白,运输和布展辅助人员明天上午九点到位。」效率高得令人叹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予你星光万丈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予你星光万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