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的声音戛然而止。他有些愕然地抬起头,看向御案后的少年秦王。这是他第一次,被嬴政以如此生硬的态度打断。在他的印象里,这个少年永远是沉默的、隐忍的,最多只是在无人处流露出一些深沉的目光。
嬴政没有回避他的目光,那双黑眸中,往日深藏的压抑,此刻化作了一丝锐利的锋芒,尽管那锋芒还带着少年的稚嫩,却已初具穿透力。
“这些奏章,”嬴政抬起手,指了指御案上那堆竹简,语气带着一种刻意表现出来的、与年龄不符的淡漠和了然,“寡人方才已粗略看过。无非是些钱粮拨付、官吏调动的例行公事,章程既定,循例办理即可。仲父又何必……再三解释?”
他的话,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吕不韦那层“悉心教导”、“忠心辅佐”的华丽外衣,隐隐指向了其下隐藏的“专权”与“控制”的本质。——你无非是走个过场,何必还要摆出这副“谆谆教诲”的姿态?
书房内的空气,瞬间凝滞了。
侍立在一旁的小柱子,吓得心脏都快跳出嗓子眼,死死地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心里哀嚎:我的大王哎!您今天是怎么了?怎么敢这么跟相邦说话啊!
吕不韦脸上的笑容,如同被寒风冻结的湖面,出现了极其细微的裂痕。他那双总是充满算计和温和的眼睛里,一丝清晰的不悦和惊讶,飞快地闪过,虽然只有一瞬,却被一直紧盯着他的嬴政精准地捕捉到了。
然而,吕不韦毕竟是吕不韦,权谋场上的顶尖高手。那丝不悦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激起了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便迅速消失无踪。他的脸上,重新挂起了那无懈可击的、甚至比刚才更加“恭谨”的笑容。
他微微躬身,语气变得愈发“诚恳”和“语重心长”,仿佛一位面对青春期叛逆孩子的无奈长辈:
“大王日渐成长,思虑愈发敏捷,能洞察政务之要,臣心甚慰,实乃大秦之福!”
先是一顶高帽子扣下来,肯定了嬴政的“成长”,姿态放得很低。
然而,紧接着,话锋便是一转,那“语重心长”里,带上了不容置疑的教训意味:
“然,大王需知,国事繁杂,看似寻常的例行公事,其背后往往牵扯诸多细节,牵一发而动全身。钱粮拨付,关乎民生疾苦;官吏任用,关乎地方治乱。细节之处,方见真章,往往关乎国策之成败,社稷之安危。”
他抬起头,目光“殷切”地看着嬴政,语气加重:“臣之所以不厌其烦,再三向大王禀明其中利害,正是出于谨慎,亦是为大王日后亲政,夯实根基啊!望大王体谅臣之苦心。”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冠冕堂皇。既点明了“国事重要,细节关键”,又强调了自己“谨慎负责”的态度,最后更是抬出了“为大王亲政夯实根基”这面无可指摘的大旗。直接将嬴政那带着反抗意味的质疑,轻松地化解于无形,反而显得嬴政有些“年少气盛”、“不识好歹”。
嬴政听着这看似恭顺、实则充满了优越感和掌控欲的回应,感觉自己那积蓄了力量挥出的一拳,仿佛打在了厚重而柔软的棉花上,非但没能造成任何伤害,反而被那棉花紧紧包裹,更加憋闷,更加窒息!
他看着吕不韦那“诚恳”的面容,心中一片冰冷。他知道,言语上的反抗,在吕不韦绝对的实力和权势面前,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他没有再争辩。只是默默地,重新拿起了那方冰冷的玉玺,在那一道道早已注定结果的诏令上,机械地、沉重地,盖下了一个个“可”字。
每一个印记,都像是在他心头烙下的一道屈辱的伤痕。
但他知道,他必须忍耐。身体的成长,给了他反抗的冲动,也给了他更深的隐忍智慧。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不仅仅是身体的力量,更是权力的力量,足以碾碎一切束缚和掌控的力量!
这种无声的反抗,虽然被轻易化解,却是一个清晰的信号。标志着那个唯唯诺诺、任人摆布的幼主正在死去,一个内心燃烧着烈焰、渴望真正掌控自己命运的王者,正在这压抑的宫殿中,破茧而出。
而宣泄那过剩精力、磨砺那具成长中躯体的渴望,也在此刻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烈。或许,是时候换一种方式,来面对这令人窒息的一切了。
喜欢天下一帝秦始皇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下一帝秦始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