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垫完成,他终于掷出了那颗蓄谋已久的“炸弹”,也是分封派的最终解决方案:
“因此,老臣与诸多同僚,日夜思之,皆以为,欲镇抚四方,永葆安宁,莫若效法周室成功之经验,封建诸侯,以屏藩皇室!”
他提高了音量,几乎是带着一种最后的恳求,说出了那句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话: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诸侯刚刚被攻灭,燕地、齐地、楚地偏远,不在那里设立诸侯王,就无法镇守。恳请陛下分封各位皇子为王,希望陛下恩准!)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附和之声。许多老臣,尤其是那些希望能获得封地或者支持自己看好的皇子的势力,纷纷出列,附和王绾。
“丞相所言极是!分封皇子,血脉相连,必能忠心护国!”
“此乃亲亲之道,亦是稳固边疆之良策!”
“周室享国八百年,分封之功不可没啊!”
一时间,“分封”的论调似乎占据了上风。王绾微微松了口气,感觉自己似乎挽回了一些局面。他偷偷抬眼,想观察一下皇帝的反应,但旒珠晃动,什么也看不清。
就在分封派气势渐起,以为胜券在握之时,一个清越而冷峻的声音,如同冰锥般刺破了这股升温的气氛:
“陛下!臣,廷尉李斯,有不同之见!”
来了!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那个从班列中大步流星走出的身影上。李斯手持玉笏,走到王绾身侧,先是向御座一礼,然后猛地转身,目光如电,直射王绾以及他身后的支持者!
他的开场,就带着浓浓的火药味和不屑:
“丞相及诸位同僚,口口声声效法周室,言必称分封之利!” 李斯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揭露真相的激烈,“然,尔等可曾睁眼看看,周室分封,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
他不给任何人插嘴的机会,如同连珠弩箭,开始了他的凌厉反击:
“昔日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同姓诸侯,何其多也!其初衷,确为屏藩周室,拱卫中央!” 他先是承认对方的部分论据,但紧接着就是致命一击,“然,其结果如何?不过数代,血缘便已疏远,亲情荡然无存!诸侯视同宗如仇寇,彼此攻伐兼并,战火连年不休!”
他挥动手臂,仿佛在描绘那数百年的血腥画卷:
“强大的诸侯欺凌弱小的,臣子弑杀君父的,以下犯上的,屡见不鲜!春秋五霸,哪个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战国七雄,哪个不是欲取周室而代之?而彼时的周天子何在?” 他的语气充满了讽刺,“只能蜷缩于洛邑弹丸之地,王命不出京畿,眼睁睁看着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威严扫地!这数百年的尸山血海,这黎民百姓的流离失所,其根源,便是这看似美好的分封之制!”
这一番对分封制弊端的血泪控诉,如同冷水泼入滚油,让刚才还洋洋得意的分封派大臣们脸色骤变,想要反驳,却发现李斯说的句句都是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战国几百年的乱世,不就是周朝分封制最终结出的恶果吗?谁能否认?
李斯趁热打铁,将矛头从历史拉回现实,语气变得更加咄咄逼人:
“如今,幸赖始皇帝陛下神灵威武,奋六世之余烈,扫平群雄,海内一统!此乃结束数百年战乱、开创万世太平之千古机遇!正应彻底革除旧弊,创立新制,岂能再走回那条导致天下纷争的老路?!”
他转向御座,语气变得无比郑重和富有煽动性:
“陛下!如今四海之内,皆已划分为郡县!法令出于陛下一人,此乃陛下亲手奠定之万世基业!对于皇子、功臣,陛下完全可以用国家的赋税收入,重重赏赐,使其富贵无极,安享荣华!这样,他们既享受了帝国的恩泽,又无土地、无军队、无治民之权,一切依赖于中央,依赖于陛下!如此一来,朝廷易于控制,绝不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这难道不比让他们裂土封王、最终可能演变成国中之国、甚至兵戈相向,要好上千百倍吗?!”
他提出了郡县制下的替代方案——经济赎买和政治控制。
最后,他掷地有声地总结,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
“要让天下人不敢有、不能有叛逆之心,让权力牢牢掌控在中央,这才是确保国家真正长治久安的根本之术!重新设置诸侯国,有百害而无一利!臣,坚决反对!”
李斯这番逻辑严密、言辞犀利、既有历史深度又有现实针对性的反驳,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分封派的心口上!
朝堂之上,彻底炸开了锅!
支持王绾的分封派,被李斯揭了老底,又急又气,也顾不得许多礼仪了,纷纷站出来反驳:
“李廷尉这是危言耸听!周室之弊,在于后世天子失德,非分封之过!”
“治理大国,岂能一概而论?郡县制在关中可行,在偏远之地必然失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下一帝秦始皇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下一帝秦始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