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垫已然完成,历史的教训已然总结,现实的荒谬已然揭露。气氛压抑到了顶点,也清晰到了顶点。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等待着那最终的判决。
嬴政的目光,似乎越过了所有人,投向了虚空,那里仿佛有他征战六国的铁马金戈,有他确立帝号的雄心万丈,有他泰山封禅的意气风发,更有他对千秋万世、永享太平的极致渴望。
然后,他收回了目光,聚焦于现实,聚焦于那个刚刚为他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的臣子身上。
他微微转向李斯的方向,用尽全身的力气,吐出了那四个将决定中国未来两千年政治格局、也将载入史册的字:
“廷尉议是。”
(廷尉说得对!)
轰!!!
这四个字,比刚才那九个字带来的震撼,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其蕴含的能量,却如同核爆,瞬间席卷了整个大殿,冲击着每一个人的灵魂!
它不仅仅是对一个建议的采纳,更是对一种旧制度的终极宣判,是对一种新制度的最高授权,是对一场激烈辩论的最终裁定!
**朝堂百态:一锤定音后的众生相**
刹那间,朝堂之上的众生相,可谓是冰火两重天,精彩得足以录入“人类表情观察大全”。
**李斯及郡县派:** 内心狂喜的浪潮几乎要冲破天灵盖!但表面上还得强行压抑,只能微微抬起头,彼此交换着激动和兴奋到极点的眼神,嘴角疯狂他妈的上扬,还得拼命往下压。李斯本人,虽然依旧保持着躬身的姿势,但整个后背的官袍估计都已经被狂喜和紧张的冷汗彻底浸透。他感觉一股热流从脚底板直冲头顶,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场辩论的胜利,更是他政治生涯的一次史诗级飞跃!他提出的郡县制,将成为帝国的根本大法!而他李斯的名字,必将随着这项制度,光耀千古!(当然,他此刻绝不会想到,自己的名字还会以另一种方式“名垂青史”。)狂喜之余,一丝更深的隐忧和责任感也悄然浮现——皇帝把如此重任交给他,接下来推行郡县制的具体工作,以及因此而来的各方压力,都将由他主要承担。这泼天的富贵和权势后面,是同样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王绾及分封派:** 如丧考妣,面如死灰!王绾本人,身体几不可察地剧烈晃动了一下,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肉眼可见地苍老、佝偻了下去。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一点嗬嗬的、无意义的声响,最终什么也没能说出来,只是深深地、绝望地低下了头,闭上了眼睛。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或者说,属于他们这些遵循周礼旧制、崇尚分封理念的老臣的时代,彻底结束了。他身后的那些宗室、老牌军功贵族,更是满脸的难以置信、失落、惶恐,以及一丝对未来的茫然。裂土封王的梦想,还没开始就彻底化为泡影!巨大的失落感和对自身利益受损的担忧,让他们如坠冰窟。一些人用难以掩饰的怨恨目光,死死盯着李斯的背影,如果目光能杀人,李斯此刻早已千疮百孔。
**中立派/墙头草:** 再次展现了他们卓越的生存本能和变脸绝技!“哗啦”一下,原本还有些摇摆不定的官员,立刻以最快的速度、最坚定的姿态,站到了“皇帝意志”这一边。纷纷出列,躬身附和,声音一个比一个响亮,表情一个比一个真诚:
“陛下圣明!烛照万里!”
“郡县制乃万世不移之良法!”
“臣等谨遵圣裁,誓死推行!”
那反应速度,那整齐划一的表态,让人不得不感叹,能在秦帝国朝堂上混的,果然都不是一般人。
嬴政既然做出了决定,就绝不会拖泥带水,更不会给反对派任何喘息或反扑的机会。他立刻从“裁决者”模式切换到“指挥官”模式,开始下达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命令。他的声音不再带有刚才那种总结历史的沉重感,而是变得清晰、冷硬、高效,如同在发布作战指令。
“即日起,废分封,行郡县。此为国策,举国行之,毋有异议!” 他先定下总基调,堵死所有回头路。
他看向李斯和王绾(尽管王绾刚刚被彻底击败,但程序上他仍是丞相):“丞相府、廷尉府,会同治粟内史、少府等有司,即刻厘定天下郡县划分之最终细则,编制郡县名录,拟定郡守、县令之职权、俸禄、考核之法。”
“初步议定,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嬴政的目光扫过群臣,开始口述那些即将成为帝国行政单元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片被征服和即将被消化吸收的土地,“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砀郡、三川、颍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琊、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以及新辟之南海、桂林、象郡……”(此处列举部分,实际后续有增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下一帝秦始皇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下一帝秦始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