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泽精怪图》?”
“没错。传说上古时代黄帝巡游四方,遇见一头狮身独角、长着山羊胡子的神兽,名为白泽。此兽通人语,知晓万物。黄帝便命它将世间所有精怪绘录成册,就是《白泽精怪图》。可惜真本早已失传,现存的摹本也只在英法等国展出过。”
“眼前这些虽不是图画,却完整复刻了《白泽图》的内容。你们看,每个雕像的底座上都刻有对应的介绍。”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在禹王殿里布置《白泽图》?”我问道。
“大概是某种古老的图腾崇拜吧。”
我们来到青铜大门前。
“阿强,你试试推开它。”我说。
“交给我!”阿强卷起袖子上前,可就连他这样的力气也丝毫推不动这扇门。
“看来得找找机关。”
“会不会和这些雕像有关?”我问。
“很有可能!”
“那我们分头检查!”
我们几人按陆教授的指示,分散到大殿各处查看雕像。
检查了好几尊,我发现这些雕像既不能转动,也不能移动,完全是固定死的。
“根本动不了啊。教授,您是不是猜错了?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大家都陷入沉默。
大殿里一片寂静。
突然,某个角落传来轻微的“咔哒”声,虽然很轻,却足以引起我们所有人的注意。
我们同时朝声音来源望去。
只见阿强哭丧着脸回头看我:“小……小先生,我、我不是故意的。我不会被抓去坐牢吧?”
阿强正坐在西南角一座梅花鹿雕像的背上,鹿头的双角已经断了,断掉的那截正握在他手里。
陆教授低头想了想,走到阿强面前伸出手:“给我看看。”
阿强委屈地把鹿角递过去,嘟囔道:“我真的没用力,轻轻一碰就掉了!”
陆教授仔细端详鹿角,脸上忽然露出欣喜的表情:“我懂了!”
第35章 豢龙氏族
“接下来,你们按我说的去找雕像上对应的部位。”
“小张,去你右边第三个雕像,取下?鱼的爪子。”
我依言向右数到第三尊雕像,看到那条?鱼时不禁一愣——从没听说过这种怪鱼,肥壮的鱼身下竟长着一对细长的鸟爪。
向来只听说画蛇添足,还是第一次见到给鱼添爪的。
“我把它的爪子拿下来,雕像会不会塌?”我问。
所有人都表示无能为力,我只好勉强上前尝试。出乎意料,我很轻松地取下了那对爪子,而且雕像上半部分并未如我预想般坠落,估计是固定在后方墙体中的。
我特意观察了断裂处,切口平整光滑,仿佛原本就是分开的。
江教授示意我过去,指向青铜大门前的平台。那里的地砖已被移开几块,露出下方的凹槽,恰好能容纳一对爪子。
此时,李强也从他所负责的雕像上取下一对爪子,和我手中的正好对应四个凹槽。
“很好,接下来你们需要找到鱼鳞、蜃腹、蛇颈、驼头、兔眼、虎爪、牛耳。”江教授布置了新的任务。
听起来东西不多,似乎也容易找,毕竟只是从雕像上取部件,比起之前几层的经历要安全简单得多。
但实际上,这是一项既繁琐又需要细致观察的工作。
虎爪、牛耳、兔眼和蛇颈还算好找,可鱼鳞、蜃腹和驼头就麻烦多了。
单是找鱼鳞就考验耐心,因为鱼类雕像占了所有动物雕像的近五分之一,数量不下百种。
并非每种鱼身上的鳞片都能取下,比如倏鱼。《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彭水中有一种鱼叫倏鱼,形似鸡,有三尾六爪,通体红羽。没错,这种长着红色羽毛、像鸡的生物竟被归为鱼类!
《西山经》中还提到一种叫丰的鱼,身上虽有鳞片,形状却更似龟甲。
经过大量排查,我们从剩下的鱼类雕像上一片片摸索,费尽周折才集齐所有鱼鳞。有时生怕遗漏,还得反复检查几遍。
但这还不算最困难的,至少提到鳞片,我们还有明确目标。
另外两样才是真正的大海捞针。
首先是蜃和驼究竟指什么生物。
传统上,蜃多指蜃龙,但谁也没亲眼见过蜃龙的样子。正因其神秘莫测,人们常将虚幻景象称为海市蜃楼。
民间另有一种说法,认为蜃指大型蛤蜊,但这在大殿中很难找到对应的雕像——我们找遍全殿,也未发现贝壳类雕像。
再说驼。以禹王殿建造的年代来看,那里根本不可能有骆驼。
剩下的唯一可能,是指马的祖先——驼兽。
大学时一位热衷研究《山海经》的学长曾告诉我,不应将这本书视为完全虚构的作品,它所描述的内容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年代极为古老。
他还提出一个观点:上古时期曾发生某场重大事件,其规模足以改变地球的地貌和生态环境。如今我们所见的山川与生物,都是那场事件之后的结果,因此很难与《山海经》的内容完全对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洪荒:开局云霄仙给我吹泡泡请大家收藏:(m.20xs.org)洪荒:开局云霄仙给我吹泡泡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