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拎着个保温桶,挨个儿给值班的人递饺子,说刘岩以前总跟她说,蜡像馆的人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让她多惦记着点。”
“明明自己老公犯了错,被关在看守所里,她却还想着别人的温饱。”小陈喝了口甜豆腐脑,咂咂嘴,
“难怪刘岩最后会主动交代帮周凯运蜡像的细节,估计是不想再辜负家里人这份心——再硬的人,心里也有块软地方。”
苏棠也拿起一碗豆腐脑,是她喜欢的甜口,温热的豆腐脑滑进嘴里,带着桂花糖的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上慢慢散开。她看着碗里晃动的豆腐脑,轻声说:
“人这一辈子,就像在画一幅画。有的人总想着用浓墨重彩掩盖自己的底色,把那些不好的过去藏起来,结果越涂越乱,最后把整张画纸都涂得一团糟,连自己本来的样子都忘了。
可有的人不一样,他们愿意在自己的底色上慢慢添细节,哪怕有几笔歪了、画错了,也愿意一点点修正。
刘岩和沈浩还算幸运,有人愿意站在他们身后,等他们把歪掉的笔画改回来,给他们重新画下去的机会。”
正说着,苏棠放在口袋里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看守所”的备注,她接起电话,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几分钟后,她挂了电话,眼底带着点复杂的情绪,有惊讶,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是看守所的民警打来的,说周凯托他们转话。他想把自己做陶艺的那套工具都捐给社区的儿童活动中心,还写了一份详细的陶艺教学笔记,从揉泥的手法到窑炉的温度控制,写得密密麻麻的。
他说,自己这辈子没做过几件对的事,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做陶艺的手艺。希望那些孩子能拿着他的工具,做出比他‘干净’的东西——别像他一样,把手艺用在了歪路上,最后连自己都搭进去。”
陆珩把空了的油纸袋叠得整整齐齐,放进旁边的垃圾桶里,语气平静却带着点释然:
“也算歪打正着,用另一种方式圆了他的‘艺术梦’。他这辈子都在跟林风比,想做出‘永恒’的作品,最后却用这种方式,给‘艺术’留了点不一样的意义。
下午我去看守所把工具取回来,正好社区上次还跟我念叨,说儿童活动中心缺手工课的材料。”
阳光透过走廊窗户上的玻璃,落在三人的脚边,把影子拉得长长的,在地面上投下交错的轮廓。
小陈盯着苏棠手里那盆仙人掌,忽然眼睛一亮,凑过来提议:
“苏法医,我们把这盆仙人掌放在队里的会议室吧!以后每次结案,我们都往旁边添点小盆栽,比如多肉、绿萝什么的。慢慢的,会议室就不是只有冷冰冰的案卷和证物,也能有点生气了!”
“好主意。”苏棠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抱起那盆仙人掌,指尖避开尖刺,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什么珍宝,
“就叫它‘见证者’吧。见证我们破掉的每一个案子,见证那些藏在证据背后的真相,也见证那些犯了错的人,慢慢找回正途的样子。”
陆珩看着她抱着仙人掌的模样,青绿色的仙人掌衬得她指尖格外白,脸上带着点认真的神色,和平日里在解剖室里冷静分析证物的样子截然不同。
他忽然笑了,语气里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温柔:
“以前总觉得,法医和刑警的世界里,只有冰冷的证据、沉重的真相,还有没完没了的案卷。现在才发现,案卷之外的这些烟火气,才是我们能一直坚持下去的理由。”
“毕竟,我们查的从来不是案子本身,是案子背后那些活生生的人——是林风家属的宽容,是刘岩妻子的善良,是周凯最后那点悔意,还有沈浩画里没凉透的温度。”
苏棠抬头看向他,阳光落在他的眼底,把黑色的眸子映得格外亮,像是有星光落在里面。
她忽然想起案卷里那些冰冷的文字——“树脂残片检测出钴蓝与赭石红颜料”“蜡渍中提取到林风DNA”“沈浩供认与刘岩、周凯合谋”,那些文字记录着罪恶和真相,却少了点人间的温度。
再看看眼前的景象:热气腾腾的生煎包还冒着余温,泛着绿意的仙人掌立在膝头,身边是几个并肩作战的伙伴,连空气里都带着生煎的香气和阳光的暖意。
苏棠轻声开口,语气里带着点感慨:
“可不是嘛。比起‘真相大白’这四个字,我更想看到的,是每个案子结束后,有人能安心地坐在家里吃一顿热饭,有人能重新拿起自己喜欢的画笔,有人能在犯错之后,还有机会对着这个世界说声‘对不起’,还有机会重新开始。”
“这些藏在烟火气里的小事,看起来不起眼,却是我们拼尽全力要守护的‘正义’。”
走廊尽头的时钟滴答作响,指针慢慢划过下午三点的位置。
生煎包的香气渐渐散去,可那份藏在案卷之外的温暖,却像碗里温热的豆腐脑,慢慢在每个人的心里散开,熨帖着连日来的疲惫和沉重。
阳光越发明亮,落在仙人掌的尖刺上,折射出细碎的光。那道光,照亮了走廊,也照亮了往后还要走的、充满未知却依旧值得期待的路。
喜欢陆队,收好你的生日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陆队,收好你的生日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