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珩的指令下达后,专案组立即行动起来。
陈默亲自带队,与各组受害者的家属进行了细致耐心的沟通。
这项工作并不轻松,毕竟要重新翻检逝者的遗物,无疑会再次揭开家属们心中的伤疤。
但警方展现出的专业态度和新发现的重要线索,最终说服了所有家属配合调查。
技术科的实验室里,老王和他的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七名受害者的遗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从日常用品到珍藏的纪念品,每一件都可能隐藏着关键线索。
按照陆珩的指示,他们特别关注那些具有特殊意义或容易被忽略的物品。
“我们要找的是‘不显眼’的东西。”
老王在团队分工时强调,
“凶手既然能策划如此精密的犯罪,就绝不会留下明显的证据。注意那些微小的异常,哪怕是毫米级的缝隙、几乎看不见的接缝,都不能放过。”
调查工作持续了整整两天。
技术人员们戴着白手套,使用各种专业工具,对每一件物品进行着近乎苛刻的检查。
高倍放大镜、微型内窥镜、紫外线灯……所有能用的设备全都派上了用场。
第三天下午,案情终于出现了突破性进展。
老王亲自负责检查李姊壬的遗物。
在众多物品中,一个略显陈旧的音乐盒引起了他的注意。
据李姊壬的女儿说,这是她小时候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一直珍藏着,经常拿出来擦拭。
音乐盒外观是经典的旋转木马造型,漆面已经有些斑驳,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老王先是仔细检查了外部,没有发现异常。
接着,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底部的发条装置,用微型内窥镜探查内部结构。
就在他准备放弃时,内窥镜的镜头在音乐盒的主轴下方捕捉到了一处微米级的加工痕迹。
那痕迹极其细微,就像是齿轮长期运转产生的自然磨损,但老王的直觉告诉他,这不太对劲。
“小张,把十倍镜拿过来。”老王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
在十倍放大镜下,那道痕迹露出了真容——那是一个经过精心伪装的开口边缘,工艺精湛到几乎与周围的金属融为一体。
老王屏住呼吸,用特制的微型工具轻轻撬动那个位置。
“咔哒”一声轻响,一个不足一立方厘米的微型暗格弹开了。
暗格内部,紧紧塞着一小截彩色生日蜡烛。
蜡烛已经被削成细小的圆柱状,表面沾染着已经干涸发黑的疑似血迹。
整个实验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立即拍照取证。”老王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通知陆队和苏法医,我们找到了!”
消息传到专案组会议室时,陆珩正在听取各组的进展汇报。
他立即中止会议,带着苏棠和陈默赶往技术科。
当苏棠看到那截微型蜡烛时,她的眼神变得异常锐利。
她戴上手套,接过老王递来的镊子,小心翼翼地将蜡烛取出,放在强光下仔细观察。
“蜡烛被精心修剪过,边缘很光滑。”
苏棠的声音很轻,仿佛怕惊扰了这个重要的物证,
“血迹已经完全渗透进蜡质内部,颜色发黑,说明时间相当久远。”
她抬起头,看向陆珩:
“强烈的、充满恨意的仪式感……这血是谁的?是凶手的,还是……受害者的?”
陆珩的眉头紧锁,目光死死盯着那截蜡烛。
片刻后,他果断下达指令:
“苏棠,立即提取蜡烛上血迹的DNA,与所有受害者的DNA进行交叉比对。同时,我要知道这截蜡烛本身的成分和来源。”
他转向陈默和林静:“我们需要知道,十五年前的9月15日,在这个城市到底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动用所有资源,查阅当年的社会新闻、警方档案、医院记录,任何可能的线索都不能放过。”
整个专案组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开始全速运转。
在老王的团队继续对其他遗物进行针对性搜查的同时,DNA检测和蜡烛成分分析也在同步进行。
令人震惊的是,在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内,专案组又在其他三名受害者的遗物中发现了类似的“时间胶囊”。
在王舍孔的老式手表中,技术人员在表壳夹层里找到了第二截染血蜡烛;
在赵小雨经常翻阅的一本设计书籍的封皮暗格中,发现了第三截;
在另一名受害者的檀木念珠内部,找到了第四截。
所有这些隐藏点都极其巧妙,若非有了李姊壬音乐盒的经验,技术人员很可能就会错过这些微小的异常。
“这不仅仅是杀人,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仪式。”
林静在发现第四截蜡烛后说道,
“凶手在受害者身边埋下这些‘定时炸弹’,就像在完成某种邪恶的艺术创作。他不仅要掌控他们的死亡,还要在他们的生活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陆队,收好你的生日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陆队,收好你的生日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