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认了凶手利用遇难者骨髓培养工程菌这一令人发指的罪行后,专案组的气氛变得格外凝重。
每个人都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不仅冷血、而且亵渎生命的恶魔。
苏棠在实验室里继续深入研究这种基因编辑菌群的特性,试图找出破解这个死亡谜题的关键。
“这种工程菌在宿主体内保持着近乎完美的休眠状态。”
苏棠在每日例会上向陆珩汇报,
“它们的代谢活动被压制到最低限度,常规检测很难发现异常。但是……”
她停顿了一下,调出了一组数据图表,
“从菌群的基因设计来看,它们应该存在某种激活机制。”
陆珩的目光锐利如鹰:“激活机制?”
“就像定时炸弹需要引信一样。”
苏棠解释道,
“这种菌群不可能永远休眠,否则就失去了作为杀人工具的意义。我推测,存在某种外部触发因素,能够在特定时间唤醒这些沉睡的杀手。”
这个“外部触发”假说立即引起了陆珩的高度重视。
如果苏棠的推测正确,那么找到这个触发机制,就可能提前预警甚至阻止下一次谋杀。
任务立即交给了老王的技术团队。
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要在海量的环境数据中,找到一个可能只持续几秒钟的特定信号。
老王带领团队立即投入工作。
他们调取了七名受害者死亡前后二十四小时内,所有可能获取到的音频数据。
这包括受害者家中的智能设备录音、小区及周边商铺的监控录像音频、甚至附近交通摄像头的环境声音记录。
数据量庞大到令人咋舌。
每个案发现场周围五百米范围内的所有音频记录,总时长超过两万小时。
技术团队连夜开发了一套特殊的音频分析算法,能够自动识别并分类不同频段的声波信号。
“我们要找的是一个特定的频率特征。”
老王向团队成员解释,
“根据苏法医提供的菌群特性分析,这个触发信号很可能具有独特的声学特征。”
第一天的工作毫无进展。
算法识别出了数以万计的各种声音信号——汽车的鸣笛、人们的交谈、电视节目的声音、宠物的叫声……
但都没有发现符合预期的特定信号。
第二天,老王调整了搜索策略。
他将重点放在受害者死亡前两小时这个关键时间窗口,同时提高了算法的敏感度。
就在这天深夜,技术员小张突然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
在分析第三名受害者李姊壬案发前的音频数据时,算法标记出了一段持续时间仅2.3秒的高频信号。
这个信号的频率非常特殊,集中在赫兹附近,能量强度虽然不高,但特征十分明显。
“王工,您来看看这个。”小张立即叫来了老王。
老王仔细查看了这段信号的频谱图,眼神逐渐变得专注:
“立即比对其他案发现场的音频数据,寻找相同特征的信号!”
令人震惊的是,在随后的比对中,他们在其他六名受害者的案发前音频记录中,都发现了完全相同的声波信号。
每次出现的时间都在受害者死亡前1-2小时,持续时间在2-3秒之间,频率特征完全一致。
“找到了!”老王难掩激动,立即向陆珩汇报,“声音就是钥匙!凶手用特定的声波信号来激活受害者体内的工程菌!”
但是,这个特定的频率从何而来?
为什么凶手要选择这个特殊的声波作为触发信号?
老王团队立即开始了第二轮调查——频率溯源。
他们将这个赫兹的特定频率与各种可能的声音源进行比对,但都没有找到匹配项。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林静提出了一个猜想:
“既然凶手的所有行为都与‘彩虹乐园’火灾有关,那么这个声音信号,会不会也来源于那场灾难?”
这个提示让老王恍然大悟。
他立即调取了十五年前“彩虹乐园”火灾的新闻报道视频。
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数视频资料的质量都很差,音频更是充满了杂音。
技术团队开始了艰苦的音频修复工作。
他们使用最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当年的现场录音进行降噪和增强。
经过连续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一段珍贵的现场音频逐渐清晰起来。
那是火灾现场的背景音:
人们的哭喊声、火焰的爆裂声、建筑倒塌的轰鸣……
在所有这些声音中,一个特别刺耳的声音引起了老王的注意。
“放大这一段。”老王指着频谱图上的一个峰值说道。
当技术员将这段音频进行分离和增强后,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呈现在众人面前——那正是彩虹乐园主入口彩虹拱门金属骨架在高温下断裂、扭曲并最终倒塌时发出的声音。
经过精确的频谱分析,这个声音的核心共振频率,与他们在案发现场发现的触发信号完全一致,都是赫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陆队,收好你的生日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陆队,收好你的生日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