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珩的命令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海都市与生物电子、神经接口相关的圈子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一张无形的大网迅速撒开,目标明确:女性,身形娇小,顶尖技术背景,能接触高级别无尘环境,且近期可能有行为异常或强烈动机。
在庞大的数据库和紧密的排查下,一对孪生姐妹的名字,如同黑暗中闪烁的磷火,迅速浮出水面,并且光芒越来越刺眼——林清、林澈。
资料显示,这对姐妹曾是海都市乃至全国生物电子工程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
两人同年同月同日生,拥有几乎一模一样的出色容貌和令人惊叹的学术天赋,双双毕业于顶尖学府,随后进入国内知名的“前沿生物电子研究所”工作,主攻方向正是神经接口与仿生器官。
然而,三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摧毁了这对并蒂莲。
姐姐林清,性格相对内向敏感,因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引发了争议。
网络上开始涌现大量关于她“学术不端”、“靠不正当手段上位”、“私生活混乱”的恶意谣言。
这些谣言如同毒藤,从网络蔓延到现实,研究所内不明真相的同事疏远她,一些原本欣赏她的前辈也投来怀疑的目光。
尽管调查最终证明她的研究并无问题,但持续数月的网络暴力和现实排挤,彻底压垮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女性。
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终在一个深夜,从研究所所在的十八楼天台一跃而下,结束了年仅二十六岁的生命。
警方在她的公寓里找到了遗书,上面只有简短的几句话,字迹颤抖:“清者难清,浊浪滔天。我累了,世界太吵了。”
妹妹林澈,与姐姐性格迥异,原本更加外向开朗,是团队中的活力源泉。
姐姐的惨死,对她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她不顾研究所的挽留,在姐姐葬礼后不久便毅然辞职,几乎切断了与所有旧识的联系。
她用自己的积蓄,在偏离市中心的一个旧工业园区的角落里,租下了一个不大的单元,挂牌成立了一个名为“静谧之角”的个人工作室。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工作室的业务范围模糊地写着“高科技咨询与定制研发”,极其低调。
外围调查迅速展开。
技术侦查人员设法获取了“静谧之角”工作室近期的能耗数据和部分(非核心)设备采购记录。
数据显示,该工作室的能耗模式异常,存在符合小型高精度加工设备(如微型CNC、激光雕刻、3D生物打印机)运行的峰值,同时也存在维持特定洁净环境所需的持续能耗。
一些采购记录指向了用于制造柔性电路、生物相容性封装材料以及微型传感器的特殊原料,这些都与徐阳案件中那个电子发声器所需要的技术和材料高度吻合。
更重要的是,对第一名受害者韦乜芳社会关系的深度回溯发现,这个看似与高端科研圈子毫无交集的中年妇女,其散布谣言的黑历史中,赫然包括了三年前针对林清的那场网络暴力!
有证据显示,韦乜芳当时在一个本地生活论坛上,曾是传播和添油加醋渲染林清“私生活混乱”谣言最活跃的分子之一。
她那些绘声绘色的“爆料”,成了压垮林清的众多稻草中,分量不轻的一根。
线索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迅速向林澈汇聚。
· 动机: 为姐姐林清复仇,对“语言暴力”有着刻骨的仇恨。
· 能力: 顶尖的生物电子工程专家,尤其精通神经接口,具备制造电子发声器、进行精密生物操作(如缝合、可能包括提取骨髓成分)的知识和设备。
· 条件: 个人工作室可完全掌控,便于进行隐秘“实验”和“制作”,符合凶手需要独立、不受打扰空间的特征。
· 身形: 资料显示林澈身高约163cm,符合视频中凶手的娇小体型推断。
· 行为异常: 姐姐死后性格大变,离群索居,工作室业务成谜。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严丝合缝地指向了妹妹林澈。
抓捕前的简报会在刑侦支队会议室进行,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白板上,林清和林澈学生时代笑靥如花的合影,与韦乜芳、徐阳、马朝南、卢森槐死亡现场的照片并列在一起,形成一种残酷而悲伤的对照。
旁边贴着“静谧之角”工作室的外部环境照片,那是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有些破败的灰色厂房单元。
陈默和其他几名突击队员已经穿戴好防弹衣和战术装备,检查着枪械,脸上混合着紧张和即将收网的亢奋。
陆珩站在白板前,最后一遍梳理行动计划,声音冷静而清晰:
“……目标林澈,高度危险,智商极高,可能持有危险化学品或自制武器。突击组正面突破,技术组同步跟进,控制所有电子设备和可能存在的危险装置。务必活捉!”
苏棠没有参与行动部署,她独自坐在会议室角落的椅子上,手里拿着技术组刚刚设法找到的、林清自杀前留下的遗书复印件,以及几张姐妹俩曾经的生活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陆队,收好你的生日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陆队,收好你的生日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