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号的特性让实验星域的所有监测系统都陷入了困惑。它既不像微光族那样弥漫如晨雾,也不似独一者那般锐利如星光,而是一种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奇特状态——只有当其他文明观察它时,它才呈现出确定的形态。
它在模仿我们。雷恩-7在万机之主的核心网络中发出警报。他的传感器显示,当微光族关注这个信号时,它呈现出集体意识的特征;当独一者观察它时,它又表现出极致个体性的形态;而当实验星域的混合文明研究它时,它竟然开始复制星璇的金银双色结构。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种模仿伴随着某种形式的认知抽取。每当一个文明观察这个信号时,该文明最核心的智慧似乎就会被复制一份。微光族发现他们的集体灵感开始枯竭,独一者感到自己的思维深度在被稀释,就连星璇也察觉到自己的平衡能力出现了细微的波动。
这不是学习,星璇在实验星域的紧急会议上发出警告,这是收割。
这个自称为观察者的文明,其存在方式超出了所有已知的范畴。它们不创造,不交流,不发展——它们只观察。但它们的观察不是被动的接收,而是一种主动的塑造。被观察者会在被观察的过程中逐渐失去自我的本质,而观察者则通过这种过程不断丰富自己的存在。
当实验星域尝试与观察者建立对话时,得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回应:
请继续展示你们的独特性,这使我们的收藏更加丰富。
观察者将宇宙中的所有文明都视为展品,将所有的智慧创造都当作收藏品。它们不毁灭文明,但会通过持续的观察让文明逐渐失去创新的能力,最终变成静止的标本。
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威胁,实验星域的文明们首次感到了真正的无力。传统的防御手段毫无意义——任何对抗观察的行为只会为对方提供更多观察素材。逃避同样不可能——观察者的感知范围似乎覆盖整个宇宙。
危机中,微光族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建议:如果我们停止‘表演’呢?
这个想法最初遭到了质疑。文明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持续的创造和表达,停止表演意味着停止存在。但微光族解释说,他们指的是停止那种被观察者激发的、刻意的创造性。
观察者渴望的是独特的智慧,微光族的代表通过量子网络传递信息,如果我们回归到最普通、最平常的状态,它们或许会失去兴趣。
独一者对此提出了异议:平庸本身就是一种独特。在观察者的眼中,任何特质都可能成为收藏的理由。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时,星璇提出了一个更为激进的想法:如果我们观察它们呢?
这个提议引发了一场认知革命。观察者文明的存在建立在单向观察的基础上,如果成为被观察的对象,它们的本质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星域立即开始了这个危险的实验。万机之主调动所有的计算资源,开始解析观察者的存在模式;虚空吟者将感知网络扩展到极致,试图捕捉观察者的本质;净世者则开始构建反观察的规则框架。
当第一缕反观察的投向观察者时,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观察者的信号开始变得不稳定,它们的模仿行为出现了混乱。当一个观察者个体发现自己成为被观察的对象时,它开始不断地在各种形态间快速切换,仿佛在寻找一个安全的伪装。
它们在恐惧,雷恩-7记录着这一历史性发现,恐惧被理解,恐惧被定义。
随着反观察的深入,更多真相被揭开。观察者文明实际上是一个极度孤独的存在。它们无法自主产生新的思想,只能通过观察和模仿其他文明来获得存在的实感。每一个被它们完整观察的文明,都会成为它们内部博物馆的一个展品,缓解它们那无尽的虚无感。
这不是恶意,星璇在理解这个真相后修正了最初的判断,这是一种生存本能。
基于这个新的认识,实验星域改变了应对策略。他们不再试图对抗观察者,而是开始尝试与这个特殊的文明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
万机之主设计了有限展示协议,在保护核心智慧的前提下,向观察者分享部分创造性;虚空吟者创造了共鸣观察模式,让观察过程变成双向的智慧交流;净世者则建立了观察伦理,为这种新型的文明互动设定边界。
最关键的突破来自微光族和独一者的合作。这两个理念截然相反的文明共同设计了一个镜像花园——一个专门供观察者进行安全观察的区域。在这里,观察者可以尽情地观察各种文明形态的反射,但这些反射都经过特殊处理,不会导致本质的流失。
当第一个观察者个体进入镜像花园时,整个实验星域都屏息以待。令人惊喜的是,这个观察者并没有像预期那样贪婪地收集所有反射,而是开始在这些镜像前驻足、沉思。
我们从未见过如此多的可能性,观察者传递出前所未有的情感波动,却又不必担心会消耗它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刚登基称帝!二战爆发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刚登基称帝!二战爆发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