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宿主恒星XO-3:F型主序星的“温和宿主”
XO-3b的异常特性与宿主恒星的环境密切相关。XO-3是一颗F型主序星(光谱型F5V),其质量、温度与活动性直接影响行星的轨道演化与大气状态。
2.1 基本物理参数:类太阳恒星的“放大版”
通过盖亚卫星(Gaia DR3)的视差测量(精度0.5毫角秒),XO-3的距离被确定为853±40光年(用户所述“700光年”为近似值),对应三角视差0.00117±0.00006角秒。结合光谱分析,其参数为:
质量:1.21±0.05倍太阳质量(M_\odot),半径1.38±0.03倍太阳半径(R_\odot);
表面温度:6430±50 K(太阳5778 K),辐射峰值位于蓝光波段(450 nm);
光度:3.1±0.2倍太阳光度(L_\odot),宜居带位于2.5-4.5 AU处;
金属丰度:[Fe/H]=?0.1±0.05 dex(略低于太阳,重元素比例90%);
年龄:约20亿年(通过自转周期与色球活动估算),处于主序星稳定期。
2.2 恒星活动:对行星大气的“双重影响”
F型恒星的活动性介于类太阳恒星与A型恒星之间:
紫外辐射:XO-3的紫外通量(波长<300 nm)是太阳的5倍,高能光子可剥离行星大气中的轻质元素(如氢、氦),但XO-3b的强引力(表面重力约30 m/s2,地球9.8 m/s2)可有效减缓逃逸;
耀斑频率: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强耀斑(能量>1033 erg),耀斑期间的X射线辐射可能加热行星大气,导致“大气膨胀”(半径增大);
恒星风:风速约800 km/s(太阳400-700 km/s),对行星磁层的压力较强,可能压缩磁层至行星表面附近。
三、物理特性:异常蓬松的“边界行星”
XO-3b的核心矛盾在于其“质量-半径关系”显着偏离传统行星模型。作为一颗11.8 M_J的行星,其半径(1.2 R_J)与密度(8 g/cm3)的组合,使其被称为“异常蓬松”(Inflated Hot Jupiter)。
3.1 质量与半径:超越模型的“膨胀”
传统行星演化模型(如Fortney et al., 2007)预测,质量为10 M_J的行星半径应接近木星(1 R_J),密度约20 g/cm3(因引力压缩)。但XO-3b的半径达1.2 R_J,密度仅8 g/cm3,相当于“将木星的质量压缩进土星的体积”(土星密度0.69 g/cm3,但质量95 M_E)。这种“膨胀”体现在:
体积对比:XO-3b的体积是木星的1.7倍(V \propto R^3),却能容纳仅11.8倍木星质量的物质;
表面重力:尽管质量巨大,其表面重力(约30 m/s2)仅为木星的2.7倍(木星24.8 m/s2),因半径增大抵消了部分引力效应;
大气厚度:模型显示,其大气厚度占总半径的30%(木星仅5%),暗示存在显着的“大气膨胀”。
3.2 大气成分:高温下的“化学熔炉”
XO-3b的近恒星轨道(半长轴0.045 AU,约670万公里)使其表面温度高达1800 K(地球300 K),大气处于极端高温高压状态。通过哈勃空间望远镜(HST)的STIS光谱仪观测,其大气成分包括:
主成分:氢气(H?,占比90%)、氦气(He,占比9%),与木星类似;
痕量元素:水蒸气(H?O,通过1.4 μm吸收线检测)、一氧化碳(CO,2.3 μm)、钠(Na,589 nm共振线),其中钠的丰度是木星的5倍;
高温分子:钛氧化物(TiO)、钒氧化物(VO)在可见光波段存在吸收特征,表明大气中存在“热逆温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
3.3 内部结构:岩石核心还是流体包层?
XO-3b的内部结构模型存在争议:
岩石核心假说:若其核心由铁、硅酸盐构成(质量占比30%,约3.5 M_J),外包层为氢氦流体(8.3 M_J),则流体包层的压强(1012 Pa)与温度(10? K)足以解释半径膨胀;
流体主导假说:若核心质量占比<10%(约1 M_J),则整个行星可能处于“流体静力平衡状态”,半径由电子简并压支撑(类似白矮星,但温度更高)。
目前主流观点倾向于“岩石核心+膨胀大气”模型,但需更多大气成分数据(如重元素丰度)验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观测Universe》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可观测Universe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可观测Universe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