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顾渊与“盖亚基频”艰难融合、付出个体性稀释的代价以换取生存的同时,那个被囚禁在静默室中、如同宇宙背景噪音般恒定而冰冷的“播撒者”首领,其意识场正经历着一场无声却深刻的变革。这种转变并非源于外部的说服或强制,而是源于对人类文明在意识觉醒道路上,所展现出的混乱、矛盾、痛苦乃至挣扎的漫长观察。尤其是顾渊那濒临崩溃又奇迹般稳定下来的过程,仿佛成为了一个浓缩的隐喻,击穿了它那基于绝对秩序和效率的固有认知框架。
“播撒者”首领的意识,如同一个精密而封闭的时钟,数十万年来以其文明的集体意志为唯一发条,滴答行走在“聆听”与“修剪”的永恒循环中。人类的出现,最初只是它数据库中的一个新的“高噪声源”样本,符合被“修剪”的绝大多数指标。
然而,人类的反应超出了它的算法预期。
他们没有在“播撒者”的科技优势下彻底屈服,反而试图理解、模仿甚至反向工程。
他们没有在内部冲突中迅速自我毁灭,反而在分裂与对抗中,迸发出了“观测者效应”这样的颠覆性发现。
他们没有在掌握初步力量后走向极致的统一(如“盖亚网络”最初蓝图所暗示的),也没有因恐惧而彻底停滞,而是在雷克雅未克的实验中,痛苦地摸索着和谐与多样性之间的平衡点。
他们中最敏感的桥梁——顾渊,为了承载连接的重负,几乎付出了意识的代价,却又以一种与行星生命场共生的、它无法完全理解的“低效”方式稳定了下来。
这一切,都无法用“播撒者”那套基于“噪声消除”和“效率最大化”的文明生存公式来解释。人类的历程,充满了浪费、痛苦、试错和看似不必要的个体牺牲,但正是在这种“低效”的过程中,他们展现出了“播撒者”文明早已在极致统一中失去的东西——适应性、创造性和一种难以定义的韧性。
顾渊的疾病与救治,成为了压垮它固有认知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它的逻辑里,一个无法承受连接负荷的个体,理应被系统淘汰或替换。但人类却倾尽资源,尝试各种“非标准”方法,甚至不惜让个体与星球绑定,也要保住这个“故障”的节点。这种对个体价值的执着,这种不惜代价的“不理性”,深深震撼了它。
一天,当南曦例行检查静默室的监控数据时,她惊讶地发现,“播撒者”首领的意识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主动的、非攻击性的波动。它没有试图冲破束缚,而是发出了一种清晰而稳定的连接请求,其意图指向非常明确——它希望与南曦,以及状态稳定的顾渊,进行一次对话。
请求被谨慎地批准了。南曦和顾渊(通过远程连接,身处他那充满“盖亚基频”的病房)再次进入了那间纯白的静默室。
力场束缚装置中的“播撒者”首领,其平滑面部流转的磷光,不再是以往那种规律的、仿佛机器运行的冷光,而是呈现出一种更复杂、更……“人性化”的波动节奏。
“观察周期,重新评估完成。”那直接响彻在脑海中的意识流,依旧缺乏情绪,但其中的某些“概念簇”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你们的数据……不符合‘噪声文明’的标准衰变模型。”
它开始了它的陈述,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宣判,而是更像一份……来自遥远过去的、带着沉重回音的报告。
“我们的文明,在远古时代,与你们有相似的……起点。个体意识,多样性,内部竞争,以及……对现实微弱的感知与影响潜力。”
它传递来的,不再是模糊的感知,而是一段段清晰得令人心悸的“历史信息包”:
· 第一阶段:能力的觉醒与滥用。它们也经历了类似“现实扭曲者”的阶段,个体欲望与恐惧无意识地扭曲现实,导致社会结构崩坏,世界沦为意识战争的焦土。图像碎片:城市在无数相互冲突的意志拉扯下化为扭曲的几何噩梦;天空因集体的恐惧而永远阴霾不散。
· 第二阶段:极致的统一与秩序的建立。为了生存,它们中最强大的意识们联合起来,强制推行了“集体意识网络”,将所有个体意识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我们”。个体性被视作危险的“噪声”和混乱之源,被彻底压制和消除。图像碎片:无数个体如同水滴汇入海洋,意识的光芒熄灭,融入一个庞大、稳定、冰冷的整体意志。
· 第三阶段:停滞与“聆听”。统一带来了永恒的和平与秩序,但也扼杀了所有的创造力和进化可能。它们的文明变成了一座完美、寂静、不再变化的“意识水晶”。为了寻找存在的意义,或者仅仅是为了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永恒,它们将注意力转向宇宙,成为了“聆听者”,聆听其他文明的声音,并依据自身那基于“秩序至上”的逻辑,开始执行“园丁”的职责——修剪掉所有可能重蹈它们覆辙(即因内部噪声而毁灭,或可能演化出威胁它们静止存在的力量)的“不和谐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20xs.org)神话物理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