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星”号结束了它在柯伊伯带外侧那片冰冷虚空中的漫长守望与最终裁决,其庞大的舰体在恒星光线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如同一只疲惫而伤痕累累的巨兽,缓缓驶入近地轨道指定的对接空域。舰桥上,王大锤透过巨大的观测窗,凝视着那颗逐渐占据全部视野的、蔚蓝与洁白交织的星球。那里是家园,是生命的摇篮,但此刻在他心中激起的,并非归家的温暖与松懈,而是一种混合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对牺牲同伴的哀悼,以及面对未来更深不可测黑暗的、无比沉重的责任感。
飞船没有像往常一样接受凯旋的欢呼,而是悄无声息地与一个高度保密、代号“方舟”的轨道隔离站进行了对接。这个隔离站是在“疯船”事件爆发后,由GCEPC紧急授权、王大锤团队远程指导、动用储备资源在极短时间内改建而成的。它不仅是物理上的隔离设施,更是一个针对意识层面污染的大型“净化器”和“观察站”。
对接完成的瞬间,厚重的复合装甲闸门缓缓闭合,将“启明星”号与外部世界彻底隔绝。舰内,红灯闪烁,冰冷的合成音重复着最高级别的检疫指令。所有船员,包括王大锤本人,在踏上隔离站甲板前,都必须通过三道极其严苛的程序:
第一道,物理与生物净化。 这已是标准流程,但此次标准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级别。他们需要通过充满高强度紫外线和特定频率粒子流的通道,对宇航服和身体表面进行近乎剥落式的消杀。随后是全面的身体扫描和体液检测,寻找任何可能依附的、未知的外星微生物或微观结构。
第二道,也是前所未有的核心程序——意识层面深度筛查与净化。 船员们被要求进入一个个独立的、内壁覆盖着“静寂结晶”衍生物涂层的隔离舱。舱内安装着高灵敏度的意识场监测仪和生物反馈传感器。他们需要在这里接受长时间的、多种模式的意识状态评估:
· 基础稳定性测试:监测在静息、专注、压力等不同状态下的脑波模式,寻找任何异常的、类似于“熵寂低语”影响下的无序波动。
· 认知逻辑挑战:解答一系列经过特殊设计的逻辑和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中暗藏了可能触发“意义消解”倾向的思维陷阱,用以检测潜在的认知扭曲。
· 情感共鸣测试:观看经过筛选的、能引发强烈积极(如希望、爱)或消极(如恐惧、悲伤)情感的影像,观察其意识场的反应模式,判断其情感共鸣能力是否受损或被异常模式替代。
· 梦境监控与分析:睡眠期间的大脑活动被全程记录,分析梦境内容是否出现无法理解的几何混乱、意义崩塌的主题,这是“低语”污染的潜在标志。
任何在筛查中出现异常迹象的船员,都会被立即转移到隔离站内更核心的“强化治疗区”,接受包括“盖亚基频”共振疗法、定向意识疏导和药物干预在内的综合治疗,直到其意识状态恢复稳定。这个过程对船员的精神是巨大的考验,仿佛将自己最隐秘的思维和情感赤裸裸地置于冰冷的仪器审视之下。
王大锤作为指挥官,率先经历了这一切。当他最终通过所有筛查,踏入隔离站相对宽松的生活区时,他感到的不是轻松,而是一种深深的疲惫。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与此同时,在地球上,基金会总部及关联设施内部,一场规模更大、更复杂的“净化”与“隔离”也在同步进行。南曦和她团队的核心成员,并未返回各自的办公室或实验室,而是被直接转移到了那个位于地下深处的“意识康复与研究中心”。这里与其说是研究中心,不如说更像一个守护严密的疗养院,或者说,一个针对概念性病毒的意识“无菌病房”。
环境经过极致优化。空气循环系统不仅过滤污染物,还注入经过调谐的、富含负氧离子和模拟自然气息的空气。灯光模拟自然日光节律,避免任何可能引发焦虑或不适的频谱。最重要的,是整个空间都弥漫着一种经过放大和纯化的“盖亚基频”背景场,这种源于地球生命本身的、稳定而充满生机的频率,被证明是抵抗“熵寂低于”那冰冷虚无的有效“解毒剂”。
南曦在这里接受着持续的心理干预。她需要与专业的心理分析师一起,反复梳理和审视自己在“镜像探针”行动前后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情绪波动,识别并剥离那些可能源自“低语”影响的、自我怀疑和虚无主义的念头。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如同在意识的沼泽中艰难跋涉,区分哪些是自己真实的思考,哪些是外来的、试图瓦解她的“毒液”。她时常在深夜惊醒,脑海中回荡着“星吟者”文明溶解时的恐怖回响,需要依靠冥想和“盖亚基频”的安抚才能再次入睡。
其他科学家也经历着类似的挣扎。他们被鼓励进行一些与核心研究无关的、能带来纯粹愉悦感的活动,如绘画、音乐、园艺,以此来重新激活和强化大脑中与积极意义和情感体验相关的区域,对抗“低语”留下的冰冷印记。团队之间的交流受到鼓励,但话题被严格引导向建设性和支持性的方向,避免任何可能引发集体性虚无感的讨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20xs.org)神话物理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