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气泡的稳定存在,如同一块投入理性科学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彻底撼动了团队对物理现实的认知基础。它不仅仅是一个奇观,更是一个活生生的、运行着不同“物理定律”的异域碎片。系统地、结构性地研究其内部物理规则,成为了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这不再是哲学思辨,而是冰冷的、需要数据支撑的实证科学。
王大锤主导的物理探测进入了更加精细和激进的阶段。之前的初步测试已经揭示了时间流速差异、空间非交换几何以及物质历史叠加等惊人现象,现在,他们需要构建一套全新的“度量衡”,来量化这个异域的根本规则。
首要目标是测量那些构成现代物理学基石的“物理常数”。在我们的宇宙中,这些常数被认为是普适且不变的,比如光速c、普朗克常数h、精细结构常数α、万有引力常数G等等。它们是宇宙这部宏大机器的固有齿轮,决定了物质和能量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
在气泡外部,最精密的仪器被架设起来,对准了那个稳定悬浮的珍珠白色球体。探测方式不再是简单的物质侵入,而是利用超高精度的量子传感和远程场效应测量。
“首先,精细结构常数α。”王大锤的声音在通讯频道里响起,带着一丝紧张的期待。精细结构常数α ≈ 1/137,是一个无量纲常数,描述了电磁相互作用的强度,是量子电动力学的基石。
一束经过极其严格校准频率的激光,被射向气泡。在外部宇宙,这束激光的频率和波长有着确定的关系。但当它穿过气泡时,外部探测器捕捉到了其频率发生了极其微小但确凿无疑的偏移。经过复杂的计算和扣除所有已知效应(如多普勒效应、引力红移等)后,结论令人瞠目——气泡内部的精细结构常数α,比外部宇宙的数值大了约0.001%。
“电磁力……在气泡内部更强了?”顾渊看着数据,难以置信。这意味着原子内部的电磁束缚力更强,电子轨道可能更靠近原子核,物质的化学性质可能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不仅仅是更强,”王大锤调出了更详细的光谱分析数据,“是电磁相互作用本身的‘强度参数’被修改了。这就像……就像我们宇宙的底层代码里,定义电磁力强度的那个变量,在气泡内部被调高了一点点。”
紧接着是万有引力常数G的测量。他们通过监测悬浮在气泡外部极近处的一颗微型铱铂金合金球受到的微小引力变化来间接推算。结果同样惊人——气泡内部的有效引力常数G,表现出一种诡异的“波动性”,并非一个固定值,而是在一个微小范围内随机涨落,其平均值略低于外部宇宙的值。
“引力……不稳定?”南曦感到一阵寒意。在她模糊的意识感知中,那个气泡内部的“重量”概念本身就在不断摇曳,仿佛失去了锚定的基石。
“这可能意味着,在气泡内部,引力可能不是一种独立的基本力,而是其他维度几何属性的某种‘衍生效应’或者‘投影’,”顾渊推测道,试图用他理解的高维模型来解释,“其不稳定性,可能反映了更高维度背景的微小扰动。”
最让粒子物理学家们崩溃的发现,来自于对基本粒子属性的间接探测。他们无法将粒子加速器塞进那个小小的气泡,但可以通过观测气泡对极高能宇宙射线μ子的影响来推断。
当这些来自深空的、接近光速的亚原子粒子穿过气泡时,它们的衰变寿命发生了可测量的变化!在我们的宇宙中,自由μ子的平均寿命约为2.2微秒。但在穿过气泡的极短时间内,它们的表观寿命出现了统计显着的延长!
“这意味着什么?”南曦问。
“这意味着,支配弱相互作用的费米耦合常数在气泡内部可能变小了,”王大锤解释道,声音干涩,“或者说,导致μ子衰变的那个基本过程,在气泡内部被‘延缓’了。这是对标准模型更加根本的冲击!”
随着一项项测量结果出炉,一幅令人极度不安的图景逐渐清晰:这个高维气泡内部,并非仅仅是我们宇宙的一个扭曲版本,它更像是一个运行着不同“物理定律补丁”或“参数设定”的独立区域。构成我们现实世界的那些坚固不变的基石——恒定的光速、稳定的引力、确定的基本粒子属性——在那里都变成了可以浮动、可以修改的“变量”!
“这就像一个……‘物理沙盒’,”顾渊最终给出了一个震撼的总结,“一个可以允许不同物理规则并存和测试的小型环境。神话中描述的神灵随意修改现实、点石成金、操控时空,如果它们确实是高维存在,那么对它们而言,修改我们宇宙的这些‘底层参数’,或许就像我们在电脑上修改一个模拟游戏的配置文件一样简单!”
这个类比让所有人不寒而栗。人类引以为傲的科学,所探索和依赖的,可能只是一个更大、更复杂的“现实系统”中,某个特定的、被“设定”好的运行模式。而高维存在,可能拥有访问和修改这些“设定”的权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20xs.org)神话物理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