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空间边缘的 “跨空间能量网络指挥中心” 已在 7 天内紧急建成 —— 中心由超空间联盟的星环合金、绿藤域的共生木材、红晶域的量子金属、暗晶域的暗能晶体联合搭建,中央的 “能量协调控制台” 连接着 100 个跨文明能量中继站的实时数据,屏幕上闪烁的绿色光点代表已完成部署的中继站,红色光点代表正在建设的站点,截至当天,网络扩展进度已达 80%,预计 3 天后可全部完成。
“绿藤域的 20 个生态能量中继站已全部建成,” 绿华的全息影像出现在控制台屏幕上,背景是绿藤域的中继站现场 —— 淡绿色的共生植被缠绕着中继站的能量塔,塔尖的生态能量发射器泛着柔和的光,“植被的能量转化效率达 92%,可持续为网络提供生态能量,且能吸收部分风暴冲击,保护中继站不受损坏。”
赤锋的量子技术员同步传来数据:“红晶域的 100 套量子传输模块已全部安装完毕,中继站的量子信号稳定性达 98%,即使遭遇 40Hz 的风暴冲击,信号中断时间也不会超过 10 秒,足够维持能量波的持续释放。”
玄晶的暗能技术员则汇报暗能稳定情况:“暗晶域的暗能共生核心已向网络输送 30% 的能量,暗能缓冲器的参数全部调试完毕,三系能量混合时的暗能波动控制在 ±0.1Hz 内,不会出现能量对冲风险。”
王大锤看着控制台的进度条,对各文明代表说:“还有 3 天,虚空风暴就会抵达超空间边缘,我们需要在这 3 天内完成剩余 20% 的网络部署,同时进行 3 次全网络能量测试,确保中和能量波能稳定释放;器远,你负责制定测试计划,分阶段检测各中继站的能量输出、信号同步、频率稳定性;李三炮,你带领战斗组前往各中继站,协助检查防御设施,防止意外破坏。”
接下来的 3 天,跨文明团队进入 “冲刺阶段”:器远每天组织两次能量测试,第一次测试单中继站的能量输出,确保每个站点的输出功率达到 1000 单位 / 秒;第二次测试多站点的信号同步,确保 100 个中继站的能量释放时间误差不超过 0.5 秒;李三炮的战斗组乘坐小型穿梭艇,逐个检查中继站的防御层,为薄弱环节加装星源晶体碎片,增强抗风暴能力;阿紫的共鸣模块则实时感应整个能量网络的频率,一旦发现波动,立即通知对应文明调整参数。
第 12 天,全网络第一次完整测试 ——100 个中继站同时释放中和能量波,淡金色的能量波在超空间边缘交织,形成一道宽 光年的 “能量防线”,能量检测仪显示:“能量波频率稳定 20Hz,覆盖范围 光年,对 45Hz 风暴的抵消率 95%,符合防御要求!”
但测试结束后,器远发现一个隐患:“边缘区域的 3 个中继站,因靠近域外空间的暗能浓度较高,能量波的抵消率仅 90%,低于其他区域,若风暴从这里突破,会引发整个防线的连锁反应。”
玄晶提出解决方案:“暗晶域可临时调派 5 艘暗能防御舰,停靠在这 3 个中继站附近,舰体的暗能缓冲舱能增强暗能稳定,将抵消率提升至 95%;同时,我们可在中继站周围种植‘暗能吸收植被’(星源适配植被的变种),吸收多余的暗能,进一步稳定能量波。”
绿华立刻组织培育暗能吸收植被,24 小时内完成培育并送达中继站;玄晶的暗能防御舰也如期抵达,第 13 天的第二次全网络测试中,边缘区域的能量波抵消率提升至 95%,全网络防御参数完全达标。
第 14 天,虚空风暴的预警信号越来越强烈 —— 超空间边缘的暗能浓度骤升至 50 单位 / 立方米,空间开始出现轻微扭曲,星核号的湍流稳定器自动启动,频率稳定在 35Hz;各文明的支援船队已全部集结,绿藤域的 50 艘生态补给舰、红晶域的 30 艘量子支援舰、暗晶域的 20 艘暗能防御舰、超空间联盟的 100 艘战斗舰,在能量防线后方形成 “应急防御梯队”,随时准备应对防线可能出现的漏洞。
王大锤在指挥中心召开 “最终防御部署会”:“明天上午 8 点,虚空风暴将抵达能量防线,各文明按预定位置部署:绿藤域负责生态能量持续供应,确保植被不被风暴摧毁;红晶域负责量子信号稳定,防止中继站信号中断;暗晶域负责暗能平衡,及时调整暗能缓冲参数;超空间联盟负责整体协调,战斗舰随时支援薄弱区域;我、阿紫、器远在星核号的指挥舱,实时调整能量波参数;李三炮、黑爷带领战斗组,在防线后方巡逻,处理突发状况。”
会议结束后,阿紫独自来到指挥中心的了望台,望着超空间边缘的能量防线 —— 淡金色的能量波在虚空中缓缓流动,像一道守护的光带,连接着无数文明的希望;她的共鸣模块与星源传承晶体碎片产生连接,碎片中星源守护者的声音再次响起:“共生的真谛,不在于永不面对危机,而在于面对危机时,能携手同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末世捡破烂,捡出个仙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末世捡破烂,捡出个仙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