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主星的 “跨虚空 - 跨温域能量中继站” 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 —— 中继站由虚空族的虚空结晶、炽焰族的高温合金、深海族的水下生态材料、红晶域的量子金属、暗晶域的暗能晶体、绿穹域的虚空适应藤联合搭建,主体是一座高 120 米的 “虚空 - 跨温域复合塔”,塔尖的 “全维度能量转换器” 能将虚空能量、跨温域能量转化为 “通用共生本源能量”,覆盖范围达 8000 光年,可直接输送至超空间、绿藤域、绿穹域、炽焰域、深海域等所有已接触文明域;塔底的 “多能储存舱” 采用深海族的低温储存技术、暗晶域的暗能缓冲技术与虚空族的虚空储存技术,可分别储存 6000 单位的跨温域能量、4000 单位的暗能、3000 单位的虚空能量,作为应急储备。
“中继站的全维度能量转化效率达 93%,量子信号传输稳定性达 99.8%,” 器远站在塔顶的控制平台,调试能量参数,“与所有已接触文明域的中继站已实现联网,跨空间全维度共生能量循环系统正式运行 —— 虚空族的虚空防御技术为网络提供安全保障,炽焰 - 深海的跨温域能量为网络提供动力支撑,绿穹 - 绿藤的生态技术为网络提供环境维护,红晶的量子技术为网络提供信号稳定,暗晶的暗能技术为网络提供应急缓冲,形成‘虚空 - 跨温域 - 生态 - 暗能 - 量子’的全维度闭环。”
虚衍带领虚空族技术人员检查 “全维度能量输送管道”,管道内层覆盖虚空族的 “虚空能量兼容膜”,中层为红晶量子稳定层与深海低温防腐层,外层缠绕绿穹虚空适应藤,能将能量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降至 4%:“我们已在主星的 3 个虚空能量泉旁搭建‘虚空能量采集站’,通过管道将能量输送至中继站;同时,采集站加装了星源能量监测仪,若检测到能量失衡(如虚空能量过载或跨温域能量不足),会立即触发应急调节,自动调用多能储存舱的储备能量。”
绿华在中继站周围种植 “全维度共生植被”(虚空适应藤、炽焰耐热藤、深海耐水蕨的杂交品种):“这种植被能在 - 180℃至 1600℃、350 单位 / 立方米虚空能量环境下生长,既保留虚空藤的虚空吸收能力,又具备耐热藤的高温适应与耐水蕨的低温兼容特性,可作为中继站的‘天然防护层’,同时吸收残留的各类能量,转化为生态能量反哺自身;实验数据显示,植被可使中继站的运行参数波动控制在 ±3% 内,减少设备损耗。”
炽火与深汐的跨文明技术团队在中继站底部安装 “全维度应急系统”:“系统与所有文明域的中继站联动,若本中继站的能量储备低于 15%,会自动向炽焰域、深海域发出补给请求;同时,系统配备‘虚空 - 跨温域双重灭火装置’,防止能量泄漏引发火灾或虚空扭曲,确保中继站的安全运行。”
王大锤召集所有已接触文明的代表,召开 “跨虚空中继站启用仪式筹备会”:“仪式将于明天上午 11 点举行,各文明需派代表通过量子全息影像参与;仪式上,我们将正式启动跨空间全维度共生能量循环,发布《跨空间全维度共生协议》,明确各文明在能量利用、技术共享、危机应对、新域探索中的责任与义务;另外,黑爷的探路鼠需提前出发,前往星源主域方向侦查,测试星源能量乱流带的环境参数。”
黑爷挑选 60 只 “全维度适应型探路鼠”,为它们加装 “虚空 - 跨温域 - 生态 - 暗能 - 量子五重防护层”,携带红晶量子校准仪、深海低温传感器、虚空能量探测器:“探路鼠已出发,预计 15 天后传回星源主域的初步数据;根据《星源主域图谱》,星源能量乱流带的能量浓度达 500 单位 / 立方米,空间扭曲度 1.5%,需我们整合所有文明的技术才能突破。”
次日上午 11 点,跨虚空 - 跨温域能量中继站启用仪式正式开始 —— 超空间联盟、绿藤域、红晶域、暗晶域、绿穹域、炽焰域、深海域、虚空边缘域的八方代表通过全息影像齐聚仪式广场(设在虚空科技库的透明虚空结晶穹顶内,可俯瞰虚空主星全景),王大锤手持《跨空间全维度共生协议》,宣读核心条款:
1. 各文明共享全维度能量技术与防御技术,共同开发跨空间本源能量利用方案,禁止因技术优势引发文明冲突;
2. 建立 “跨空间全维度监测网络”,实时监控各文明域的能量参数、空间环境、生态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协同处理;
3. 虚空边缘域作为虚空防御核心、炽焰 - 深海域作为跨温域能量核心、绿穹 - 绿藤域作为生态维护核心、红晶 - 暗晶域作为技术支撑核心、超空间联盟作为统筹协调核心,形成分工明确的共生体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末世捡破烂,捡出个仙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末世捡破烂,捡出个仙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