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喧嚣中的孤岛
阳光如同流动的金液,自教室高大的玻璃窗以一个刁钻的角度倾泻而入,慷慨地洒落在陈旧的课桌上,描摹出一片片斑驳陆离、不断变幻的光影地图。文化节开幕式的喧腾尚未彻底沉寂,空气中依旧顽固地漂浮着彩纸残留的甜腻与粉笔灰那不易察觉的微呛气息,混杂成一种独属于校园的、喧嚣过后的特殊味道。课间的短暂喧嚣如同退潮前的暗涌,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骚动、奔流。
张甯,则如同这片喧嚷海洋中的一座宁静孤岛,慵懒地倚靠在窗边的座位上。手肘随意地支着斑驳的桌面,指间漫不经心地捻动着一本封面略显陈旧的《瓦尔登湖》。她那件熨帖的白衬衫袖口被随意地向上卷起几折,露出一截细腻白皙、宛如凝脂的手腕。她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掠过梭罗那些关于林中独居的哲思文字,实则并未真正沉浸其中——那本书更像是一面她信手拈来、用以抵挡周遭嘈杂喧嚷的无形盾牌。
前排的李晓雯按捺不住内心熊熊燃烧的好奇火焰,如同安装了弹簧般猛地转过身来。她的眼睛瞪得溜圆,闪烁着堪比探照灯般的光芒,脸上写满了“我有大八卦,快来问我”的兴奋。她刻意压低了声音,营造出一种分享绝密情报的神秘氛围:“张甯,听说你被抓去话剧社救场了?真的假的?”
张甯缓缓抬起眼帘,目光平静无波,唇角却勾起一抹极淡的、难以捉摸的戏谑弧度。她的语气低沉,带着一丝特有的悠长韵味:“嗯,算是吧。被班主任连哄带骗,逃不掉。” 她随手合上了书本,修长的手指在略显磨损的封面上,有节奏地轻轻叩击了几下。
邻座的彦宸,原本正百无聊赖地用一支旋转跳跃的钢笔表演着指尖杂技,听到这番对话,动作戛然而止,猛地抬起头。他的眼中迸发出震惊与难以置信的光芒,下意识地伸手,在自己那空无一物的鼻梁上滑稽地推了推。他的语气陡然拔高:“救场?!演……演话剧?!你??张甯?!开玩笑的吧?!”
张甯斜斜地睨了他一眼,目光如同暗夜里最亮的寒星,清冷而锐利。她的语气淡然依旧,却像一根包裹着天鹅绒的细刺,轻飘飘却又精准无比地扎了过去:“怎么?在你的认知光谱里,我就只配在漆黑的台下当个鼓掌的路人甲,永远登不上那方寸之间的台面么?”
彦宸被噎得一滞,连忙如拨浪鼓般摆手,脸上迅速堆起讨好的笑容,语气瞬间切换频道,从震惊转为急切:“哎!不不不!绝对没有那个意思!我发誓!我就是……纯粹是太意外了!演……演什么角色呀?能让你这位‘绝缘体’动了凡心的,肯定不是一般角色吧?”
“《雷雨》,繁漪。” 张甯的回答,简洁得如同冰锥落地。
“繁——漪——?!” 这两个字如同巨石,在彦宸心中激起了滔天巨浪。他的眼睛瞬间瞪得如同铜铃,“我的老天鹅啊!那……那可是个绝对的灵魂人物!戏份那么吃重,内心戏那么纠结复杂,你……你这才刚接手几天啊?!来得及吗?”
张甯几不可察地从鼻腔里发出一声轻哼,带着近乎轻描淡写的从容:“台词部分,不必担心,我已经全部记熟了。至于你所谓的‘吃重’戏份,顾问老师考虑到时间紧迫,已经对剧本做了相当程度的精简。除了几段情绪爆发的关键对手戏对白稍长一些,整体的出场频率和时长,并不算特别密集。”
彦宸的眉头却像打了结一般,紧紧地锁了起来,眼神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怀疑:“不对吧?精简了?怎么可能?我记得……我模糊记得看过的《雷雨》原着或者一些经典的改编版本里,繁漪这个角色是绝对的矛盾中心啊,尤其是她和周萍、还有那个……四凤之间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令人窒息的三角纠葛,几乎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引擎,很多关键的冲突爆发点都系于她一身,怎么可能戏份不算多?”
张甯挑了挑眉,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显而易见的戏谑与挑衅:“哦?听你这口气,难道私下里还做过深度研究?那不如,你这位‘雷雨专家’,来给我这位‘门外汉’具体分析分析,原汁原味的繁漪,戏份到底有多重?让我学习学习?”
彦宸被她一激,好胜心立刻被点燃,哼了一声,语气里透着几分执拗:“光凭嘴说有什么用!剧本呢?你那本‘精简版’的剧本给我看看!我倒要亲自验证一下,到底是怎么个‘精简’法,能把核心人物精简到‘戏份不多’!”
张甯似乎完全没料到他会如此较真,微微愣了一下,随即唇角弯起一个更加意味深长的弧度。她侧过身,从书包里掏出那本话剧社内部剧本,递了过去,语气慵懒:“行啊,满足你的好奇心。拿去看吧,仔细点,别毛手毛脚地给我翻坏了,顾问老师可还等着我还回去呢。”
场景二:“名侦探”彦宸的推理秀
彦宸接过剧本,目光如激光束般迅速扫过。他一页页地专注浏览,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那神情像极了一位正在犯罪现场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资深侦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色之回忆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青色之回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