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先前因班主任宣布分科事宜而骤起的骚动,此刻并未平息,那阵穿过小树林的疾风似乎并未就此远去,它所搅起的无数‘叶片’——那些年轻而忐忑的心——仍在持续地簌簌作响,那最初交织的议论与不安,此刻已沉淀为一种更为细密、更为持久的、源自内心深处的低语与战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杂着油墨香、汗水味以及浓重不安的气息。
前排一个平日里成绩名列前茅的女生,此刻却紧锁眉头,手指无意识地卷着自己的发梢,那双一向清亮的眸子里,此刻盛满了罕见的迷茫。她的各科成绩都很均衡,甚至可以说都相当出色,这本是令人艳羡的资本,此刻却成了她选择的负累。文科的历史政治她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也常有独到见解,她偷偷梦想过成为一名记者,用笔尖记录时代;理科的数理化她也能逻辑清晰,解题迅速,对微观世界的奥秘和宇宙的浩瀚也充满了好奇,家人也更期望她选择理科,认为那才是通往“好大学”、“好专业”的康庄大道。选文,似乎意味着要辜负家人的期望,放弃那些看似更“实用”的技能;选理,又仿佛要割舍自己内心深处对文字的眷恋与对人文的向往。她的笔尖在“文科”与“理科”之间轻轻点触,像一只找不到方向的蝴蝶,迟迟无法落下。同桌的窃窃私语,窗外操场上传来的模糊喧嚣,都无法进入她的世界,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交战之中。
不远处,一个平日里作文常被当作范文朗读,历史地理知识储备丰富到可以给老师当小助手的文静女生,此刻正用双手托着腮,眼神空茫地盯着表格上的“文科”二字。她热爱文学,梦想着将来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但父母反复在她耳边强调的“女孩子学理科,将来好找工作,稳定”的话语,像一块巨石压在她的心头。她能感觉到母亲在说这话时,语气中那份不容置喙的期望,以及父亲那虽未明言却同样坚定的眼神。她偷偷看了一眼彦宸的方向,又飞快地收回目光,心中充满了羡慕与……一丝难以言状的苦涩。热爱与现实,梦想与家庭,在她这个年纪,似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个平时在数理化竞赛中屡获奖项的男生。他们几乎没有太多犹豫,便大笔一挥,在“理科”上重重地勾选。对他们而言,选择理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是天赋与兴趣的自然延伸。然而,即便如此,在他们看似笃定的表情下,也并非全然没有波澜。一个男生在勾选完毕后,下意识地翻了翻自己的语文课本,目光在那些曾经让他头疼不已的文言文和诗词赏析上短暂停留,嘴角掠过一丝如释重负又夹杂着些许怅然的复杂笑意——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和这些“天书”说再见了,但与此同时,似乎也告别了某种曾经努力过却未曾真正走近的风景。
更多的学生,则表现出显而易见的彷徨与无措。 有的人把表格翻来覆去地看,仿佛想从那简单的印刷字迹中找出什么隐藏的提示;有的人则伸长了脖子,偷偷观察着前后左右同学的动向,试图从别人的选择中寻找一丝慰藉或是方向,当看到邻座与自己意向不同时,又会陷入新一轮的纠结;有的人则干脆放弃了思考,趴在桌上,用手臂埋住脑袋,一副“鸵鸟”姿态,仿佛这样就能将这恼人的选择暂时屏蔽。
窃窃私语声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此起彼伏,内容也五花八门。 “哎,你选什么啊?我妈让我选理科,说好就业,可我物理化学烂得一塌糊涂……” “我肯定是文科了,理科那些公式我一看就头大。不过,我爸说学文科没出息……” “听说重点班大部分都选理科,咱们班呢?理科是不是竞争压力更大啊?” “管他呢,我同桌选啥我选啥,至少以后还能一起讨论作业……” “你们说,选哪个将来更容易考上好大学啊?我倒是不怕苦,就怕选错了路,白费力气……”
还有一些学生,则显得异常安静。他们并非胸有成竹,而是因为父母早已为他们规划好了一切。此刻,他们只是按照家长的“指示”,在相应的选项上机械地打勾,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眼神里却偶尔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或是不甘。对他们而言,这张表格与其说是“志愿征询”,不如说是一张必须完成的“任务清单”。
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笔帽被反复打开又合上的咔哒声,手指无意识敲击桌面的笃笃声,深深浅浅的叹息声,以及因思路混乱而懊恼地抓挠头发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名为“抉择”的、充满了焦虑与躁动的青春群像画。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窗,将教室内一张张年轻却写满困惑的脸庞,切割成明暗交错的光影。
彦宸将自己的表格推到一边,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周围。他看到那些平日里或活泼或沉静的同学,此刻大多都眉头紧锁,神情凝重,与他和张甯方才的干脆利落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心中忽然涌起一种莫名的感觉,说不清是庆幸,还是别的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色之回忆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青色之回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