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场撼动规则的神之试炼落幕,寂静领域内的时间悄然滑过了数个平静的日夜。天空如同被最纯净的泉水洗涤过,呈现出通透的湛蓝,明媚的阳光不再受任何异象阻隔,慷慨地洒落下来,穿过稀疏摇曳的林荫,在茵茵绿草与简陋却整洁的房舍间投下斑驳跃动的光斑。领域边缘那道无形的银辉壁垒稳定如亘古存在的山峦,将外界的纷扰与危险牢牢隔绝,内部则沉浸在一片来之不易的安宁与秩序之中。
然而,一种微妙而深刻的变化,正如同春雨润物,在这片被守护的净土内部悄然滋生、蔓延。
变化的源头,始于那几位最初亲眼目睹——或者说,以其凡人的感知极限,真切“感受”到云闲与那恐怖血色天幕(被他们一致认定为“邪神”)对抗全过程的流民。当他们向后来者、或是彼此间反复讲述那惊心动魄的一日时,语气不再仅仅是最初的庆幸,而是染上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近乎狂热的虔诚。他们的眼神灼亮,仿佛回溯着某种神圣的景象,信誓旦旦地描绘领主大人如何周身笼罩着圣洁而威严的银色光辉,如何以凡人之姿直面那滔天的血煞,最终又如何以无上伟力驱散邪祟,再次扞卫了这片土地的纯净与安宁。
语言在口耳相传中拥有着奇异的力量。最初的事实骨架,被不断添加上想象的血肉与信仰的华彩,逐渐演变、升华,裹上了一层瑰丽而遥远的神话外衣。在这些饱经苦难、极度渴望稳定与庇护的灵魂心中,云闲的形象,正从一个强大而仁慈的庇护者,不可逆转地向着一位执掌“寂静”权柄、订立“秩序”法则的现世神只悄然靠拢。
在流民们自发形成的聚落中央,一块相对平整的空地上,不知是由谁最先发起,有人细心捡拾来周围最为光滑圆润的鹅卵石,怀着一种近乎仪式般的庄重,层层堆砌起一个仅及膝盖高的简陋石台。起初,石台上只是偶尔出现一朵带着晨露的野花,几颗色泽鲜亮、清洗干净的野果,或是一小捧金黄的麦穗。
这行为起初只是少数几人沉默的表达。但很快,它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间隙,自发地来到这石台前。他们或许只是默默站立片刻,眼神专注而虔诚;或许会双手合十,如同对着庙宇中的神像般,低声诉说着心中对“寂静领主”的感激——感激赐予的安宁,感激果腹的食物,感激无需担惊受怕的夜晚;也或许会小心翼翼地奉上自己所能找到的、最能代表心意的小物件:一块形状奇特的漂亮石头,一枚编织精巧的草环,甚至是一碗自己都舍不得多吃一口的、热腾腾的菜羹。
石台依旧简陋,但其周围凝聚的那种专注而纯粹的信念,却使得那片空间仿佛拥有了某种难以言喻的、肃穆而温暖的力量场。这些微不足道的供奉,是这群失去家园的人们,所能献出的最珍贵、也最朴素的信仰结晶。
端坐于领域核心、看似闭目养神的云闲,正通过无处不在的数据之眼,清晰地“观测”着这一切的发生与发展。她“看”到那些从流民们身上散发出的、无形无质的精神能量,不再是最初零星散逸的微弱光点,而是逐渐汇聚、提纯,形成了一条条淡银色的、散发着微弱暖意的能量细流。这些细流如同受到无形指引,跨越空间,源源不断地汇入她灵魂深处那枚代表着神界许可与自身权柄的“秩序静默之印”中。印记随之散发出更加温润内敛的光辉,并反过来将这些经过初步转化的信仰之力,丝丝缕缕地导入她正在构建的“寂静王座”规则本源之中。
一种微妙的变化在她感知中呈现:她对这片领域内能量流动、物质状态的感知似乎变得更加敏锐入微,如同指尖触摸到了更细腻的纹理;调动和运用“静”之规则时,也感觉比以往少了一丝滞涩,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圆融与顺畅。这些自发汇聚而来的信仰之力,仿佛成了连接抽象规则与具体生灵意识之间的一道特殊桥梁,或者说,是一种高效的“润滑剂”与“增幅器”。
“信仰,作为一种高度定向性、且具备强烈情感共鸣特质的精神能量聚合体,确实能对与之绑定的规则权柄起到显着的稳固与效能提升作用……”云闲的意识核心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冷静地记录、分析着这种新出现的数据关联,“但任何依赖关系都存在潜在风险。过度依赖外部信仰,可能导致规则体系本身失去弹性,趋于僵化,甚至其演变方向会受到信仰者集体潜意识与期望值的反向制约与扭曲……”
她并无意主动去引导、煽动或制度化这种信仰的生成。在她看来,这只是这群特定人类群体,在极端环境下,基于对安全、秩序和心灵慰藉的本能需求,而自发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与行为模式,是当前系统参数下的自然演化产物。只要这种现象不干扰领域的基本稳定运行,不试图绑架她的独立意志与决策逻辑,她便持默许的观察态度,任其自然发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斗罗:规则系玩家,在线摸鱼请大家收藏:(m.20xs.org)斗罗:规则系玩家,在线摸鱼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