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安全的……”汪新焱在心里安慰自己,但那份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如同藤蔓般缠绕着他,让他无法真正放松。他快速吃完饭,借口作业多,躲进了自己的房间。
关上门的瞬间,他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房间里只剩下他自己的呼吸声,以及心脏狂跳的声音。他从书包里拿出那本神秘典籍的复印件——他在杂物室里用手机拍下了所有页面,然后去打印店打印了出来,原件则藏在了那个隐蔽的墙洞深处,以防万一。
他坐在书桌前,打开台灯,再次仔细研读起来。典籍上的暗红色文字在灯光下仿佛活了过来,不断地在纸页上蠕动、变形,当他的目光触及这些文字时,信息流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比第一次阅读时更加清晰、更加深入。
关于“窃居者”的部分,典籍中详细描述了它们的起源:“窃居者,生于虚空裂隙,以模仿智慧生物为食,汲取其行为模式与精神能量,逐步取代原主,潜伏于群体之中,如同寄生的藤蔓,缠绕并最终扼杀宿主文明。” 这与汪新焱观察到的情况高度吻合,孙宇、李老师,或许还有张老师,都是这样的“寄生者”。
而“编织者”,则更加神秘恐怖:“编织者,居于维度夹缝,无形无质,以信息为丝,以现实为布,编织名为‘常态’的巨网,掩盖异状,引导认知,凡陷入网中者,皆被其操控而不自知。其造物‘监视触须’,遍布于阴暗角落,感知一切异常波动,为‘窃居者’提供掩护。” 汪新焱终于明白,那些水母般的无形触须,正是“编织者”的杰作,它们的作用是维持这个学校的“正常表象”,一旦有人试图打破这种表象,就会被它们察觉。
典籍中还提到了“破障音叉”的具体使用方法:“以精神力为基,模拟虚空共振频率,集中于喉部,发出特定音节,可短暂撕裂‘窃居者’的镜像迷障,使其暴露真实形态。” 汪新焱尝试着按照典籍中的方法,调动体内微弱的精神力,集中于喉部,试图发出那个音节。但每次尝试,都只感觉到喉咙发痒,发出的声音干涩而微弱,完全没有典籍中描述的那种“共振感”。
“看来还是精神力太弱了……”他有些沮丧,但很快又振作起来。至少他找到了方法,只要不断练习,总有一天能掌握。
他继续翻阅,目光落在了最后一页“观测者”留下的字迹上:“若见非人之影,可于新月之夜,镜廊尽头,以虚空之纹叩问真实。” 他反复琢磨着这句话,“虚空之纹”指的是什么?是典籍中记载的某种符文?还是需要用特定的方式在镜面上绘制图案?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典籍某一页的角落里,画着一个极其复杂的几何图案,与封面的烫金图案有几分相似,但更加精简。图案由无数相互交错的线条构成,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线条的交点处标注着微小的暗红色圆点。他尝试着用手指顺着图案的线条描摹,当手指划过那些交点时,眉心的灵视回响突然变得活跃起来,一股微弱的能量顺着指尖流淌,与图案产生了共鸣。
“难道这就是‘虚空之纹’?”汪新焱心中一动。他立刻找来一张白纸和一支笔,按照典籍中的图案,小心翼翼地临摹起来。这个图案的结构极其复杂,线条的角度、长度、交点的位置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他画了三遍,才终于画出一个与原图几乎一致的“虚空之纹”。画完的瞬间,纸上的图案似乎微微发光,随即又恢复了正常,仿佛只是他的错觉。
他将画好的“虚空之纹”折叠起来,放进贴身的口袋里。距离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他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他再次检查了自己的精神状态,虽然疲惫,但异常清醒。他深吸一口气,熄灭台灯,悄悄地打开房门,溜出了家。
夜色深沉,新月的光辉如同薄纱,笼罩着寂静的校园。汪新焱翻过学校的围墙,落在一片柔软的草地上。校园里空无一人,只有路灯投下昏黄的光晕,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压低身体,快速穿过操场,朝着教学楼西侧的镜廊方向移动。
镜廊是学校的一处特色建筑,连接着新旧两栋教学楼,长约五十米,一侧是实体墙壁,另一侧则镶嵌着整面的落地镜,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白天,这里光线充足,镜子反射出蓝天白云和行人的身影,显得明亮而通透;但到了夜晚,尤其是在新月之夜,镜廊里只亮着几盏功率极低的壁灯,光线昏暗,镜子里的倒影变得模糊而扭曲,仿佛另一个诡异的世界。
汪新焱走到镜廊入口处,停下了脚步。他激活灵视,小心翼翼地扫描着整个镜廊。镜廊里的“监视触须”比他白天观察到的更加活跃,如同密密麻麻的浮游生物,在空气中缓缓漂移,相互缠绕,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但奇怪的是,这些触须似乎对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敌意,只是在他周围缓慢盘旋,仿佛在观察,又像是在等待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暮影武者请大家收藏:(m.20xs.org)暮影武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