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妙音莲步轻移,走进工坊深处。她身后的侍女也跟着入内,好奇地打量四周。工坊内一改往日的嘈杂与混乱,敲击声变得有节奏,空气里也没有那股令人作呕的焦糊味。工匠们动作麻利,脸上不见往日的疲惫与敷衍,反而带了几分专注。
“杨家主,进展如何?”赵妙音声音清脆,脸上没有太多表情。
杨昭回过身,对赵妙音微微颔首。他身穿一件沾了些许油污的粗布衣裳,手里还拿着一块刚刚炼制出的铁块,拇指轻轻摩挲着光滑的表面。
“公主殿下亲临,蓬荜生辉。”杨昭语气平淡,“工坊正在整顿,初见成效。”
赵妙音走到近前,拿起杨昭手中的铁块。入手沉甸,表面乌黑发亮,她用指甲轻轻刮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她又抛了抛,感受它的重量。
“此物,是何材料?”赵妙音问。她不是寻常女子,对这些军国重器亦有所了解。
“回公主,这是杨氏工坊新炼制的精铁。”杨昭接过铁块,递给身旁的苏墨。苏墨立刻用一块干净的布将铁块小心包好。
“精铁?”赵妙音语气略显疑问,“本宫听闻,杨家主这几日未曾开始铸造兵器,反倒将工坊翻了个底朝天。难道这整顿,便是炼制出此等…奇铁?”
她话中带着一丝审视。皇家工坊积弊已久,她深知其中水深。杨昭能在短短几日内让工坊焕然一新,已属难得,若真能炼出超越寻常的铁材,那更是匪夷所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杨昭不疾不徐,“兵器乃国之重器,材料不精,如何能上战场?过去的炼铁之法,多有弊端,杂质繁多,兵器易折。杨某不过是寻到了一种更纯粹的炼制之法。”
他示意苏墨,苏墨立刻领会,从旁边取来两块铁料。一块是工坊之前常用的“精铁”,一块是杨昭新炼制的。两块铁料放在一起,高下立判。旧铁粗糙,表面有细微的孔洞;新铁则致密光滑,泛着幽光。
“公主殿下可试一试。”杨昭指了指两块铁料。
赵妙音没有立刻动作,她望向杨昭,眼中多了一分探究。这个被家族排挤的“痴傻”少爷,如今展现出的能力,已经超出了她对世家子弟的认知。
李沐风走上前,将两块铁料分别放置在两块石墩上。他抽出腰间佩刀,先是对着旧铁用力劈下。刀刃与铁料相碰,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火星四溅。旧铁被劈开一道豁口,但刀刃也略微卷曲。
接着,李沐风换了一把新刀,对着杨昭新炼制的精铁猛力斩落。一声清脆的撞击声,精铁纹丝不动,而刀刃在触碰之处,竟只留下一道极浅的白痕。
“这……”赵妙音的侍女惊呼出声。
赵妙音亦是微怔,她亲眼所见,对比之下,新铁的坚韧远超旧铁。她弯下腰,仔细查看那块新铁,用手指触摸被刀刃划过的位置,触感光滑,几乎没有凹凸。
“此铁,若用于铸造兵器,大乾军士战力可提升数筹。”赵妙音的声音里,带上了一股难掩的凝重。她并非对兵器一窍不通的闺阁女子,深知此等材料对军队意味着什么。
“杨家主,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赵妙音抬头,直视杨昭。
杨昭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他指了指工坊内忙碌的工匠们。
“并非杨某一人之力。只是杨某发现,这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炼铁亦是如此。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废铁亦可成神兵。”杨昭语气从容,“工坊内,如今每块矿石入炉前都要经过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一律退回。炼制时,生铁、熟铁、精铁分开熔炼,火候和辅料的配比也经过调整。”
他说的轻描淡写,却让在场的工匠们心头震动。他们亲身经历了这些变化,才知道其中的艰难。杨昭口中的“规律”,是他们祖辈几十年都未曾摸索出的奥秘。
赵妙音闻言,沉默片刻。她环视四周,工匠们脸上洋溢的求知欲和敬佩,是她从未在皇家工坊见过的景象。这个杨昭,不仅有奇思妙想,更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连人心都能收服。
“本宫今日前来,除了查看工坊进展,还有一事相询。”赵妙音的声音低了几分,带着一股郑重。
“公主殿下请讲。”杨昭神色不变。
“边境战事吃紧,北戎铁骑屡犯边关。朝廷军需告急,尤其是兵器损耗巨大,补充不及。”赵妙音缓缓开口,“父皇为此寝食难安。若杨家主真有这般能耐,可否为朝廷解此燃眉之急?”
她此言一出,工坊内瞬间安静下来。工匠们都屏住呼吸,看向杨昭。这已不是简单的工坊整顿,而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
杨昭眉毛微挑,这确实是个机会。他明白,这是赵妙音,或许是皇帝,对他能力的进一步试探。
“公主殿下说的是兵器数量,还是质量?”杨昭问。
赵妙音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杨昭会如此问。她沉吟片刻,回答:“二者皆是。数量需足,质量更需精良。北戎的弯刀与弓箭,皆是草原精锐,我大乾将士若无利器在手,只怕要吃大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杨凌传之逆袭家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杨凌传之逆袭家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