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一个在山寨里横冲直撞、只知打打杀杀的莽撞少年,在逃亡的磨砺中,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而冷静的战士。他学会了如何像影子一样隐藏自己的行踪,如何在月光下辨别方向,如何在密林中寻找水源和食物,如何在最危险的时刻保持冷静,如何在追捕者的眼皮底下巧妙地周旋。他变得更加谨慎,更加小心,也更加狠辣。他知道,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江湖中,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只有狠人才能立足。那些曾经让他觉得刺耳的“仁义道德”,在生死一线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他亲手杀过追兵,也为了活下去,做过一些违心的事情。每一次挥刀,每一次抉择,都像一把钝刀,在心头割过,留下隐秘而深刻的痛楚。
他想起那些死去的兄弟,他们的面容,在记忆里愈发清晰。是老二阿牛,那个总是咧着嘴笑,说等打下江山要娶邻村那个卖豆腐姑娘的憨厚家伙;是老三猴子,身手敏捷,像个猴子一样机灵,总是冲在最前面;是老五黑子,沉默寡言,但对他忠心耿耿……他们的声音,他们的笑容,他们临死前望向他的眼神,都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如同烙铁。他知道,他们是为了他,才死去的。那些元兵的目标是他,是那个“血手人屠”要拿他换功名的常大胆。他知道,他必须活下去,为了他们,也为了自己。活下去,才有机会为他们报仇,才有机会证明,他们的牺牲,不是白费。
他想起那个黑影,那个在滁州城外,神秘出现又消失的黑影。那人只说了一句话:“血手人屠在追杀你,快去投奔朱元璋,他那里或许还有一线生机。”那人还告诉他,朱元璋正在招兵买马,反抗元朝的暴政。那人对他,是有所帮助的,指引了他一条生路,也是有所期待的,期待他能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他知道,他不能辜负那个人的期望。那个黑影是谁?他不知道,但他隐隐觉得,那个人或许并不简单,或许也隐藏着什么秘密。
他想起朱元璋,那个他想要追随的人,那个他想要为之奋斗的人。在逃亡途中,他也听说过朱元璋的事迹,那个出身贫寒,从和尚、乞丐一路摸爬滚打,最终拉起一支队伍,反抗元朝统治的传奇人物。他知道,朱元璋是一个值得他追随的人。他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一种从底层挣扎出来的坚韧,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狠劲,还有一种……隐隐的,想要改变这个世道的决心。他知道,在朱元璋的麾下,他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不再像在黑风寨那样,只是一个小小的头目,而是真正地,为这个乱世,为那些死去的兄弟,去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他睁开眼睛,窗外的夜色依旧浓重,但他的眼中,却如同燃起了两簇小小的火焰,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他知道,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朱元璋给他的机会,如同溺水之人抓住的浮木,稍纵即逝。他知道,他必须让朱元璋相信他,信任他,哪怕是用生命去赌。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晨曦像一层薄纱,轻柔地笼罩着滁州城。常遇春便精神抖擞地来到了行辕。他特意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短打,虽然还是粗布麻衣,但至少没有了昨日的风尘仆仆,显得精神了许多。他站在行辕大帐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襟,然后才抬手,恭敬地敲了敲厚重的帐门。
“进来。”里面传来朱元璋沉稳的声音。
常遇春推门而入。帐内光线明亮,几案上堆满了文书,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朱元璋正坐在案前,手持一支狼毫,低头批阅着什么,偶尔拿起朱笔,在文书上圈点几下。他的背影挺拔,透着一股专注和威严。
看到常遇春进来,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笔,转过身来。他穿着一身素色劲装,腰间束着一条皮带,更显得身姿矫健。他上下打量了常遇春一番,目光如炬,似乎要将他整个人都看穿。
“常遇春,你来了。”朱元璋的声音平静无波,“有什么事吗?”
常遇春连忙上前几步,在离朱元璋还有一步之遥的地方停下,躬身行礼,声音洪亮而恭敬:“回明主,小人无事不敢擅入,有事才敢打扰。小人想请明主吩咐任务,让小人效力。”
他特意强调了“效力”二字,表达自己的决心和诚意。他知道,朱元璋需要的是能打仗、能为他卖命的人,而不是一个闲人。只有主动请缨,才能显示出他的价值。
朱元璋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赞许,也带着几分审视。“好!本帅正愁无人可用,你既然来了,本帅就给你一个机会。”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在常遇春脸上,“你擅长隐匿,身手也还不错,本帅最近得到消息,元军有一支精锐部队,正在秘密向滁州一带移动,意图不明。本帅怀疑,他们可能是要来偷袭我军。你……去探探虚实,如何?”
常遇春心中一凛,一股电流仿佛从脚底窜上头顶。他立刻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任务,这分明是一次考验!元军的精锐部队,那可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绝不是黑风寨那些乌合之众能比的。一旦被他们发现,后果不堪设想。这任务,凶险异常。但他同时也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证明自己价值的绝佳机会。朱元璋这是在用最直接的方式,看他是否有胆识,是否有能力,是否真的像他说的那样,能为他“效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第一战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