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惨烈的厮杀在城门处爆发。元军虽然仓促应战,但毕竟也是百战精兵,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然而,他们群龙无首,主将铁木儿已经被俘,军心涣散。而明军则士气如虹,个个以一当十,奋勇杀敌。
常遇春一马当先,长枪挥舞,如同一条出海的蛟龙,所到之处,元军纷纷人仰马翻,无人能挡其一合之将。他的身后,李文忠也率领着亲兵,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地插入了元军的阵型之中。
城内的战斗,很快就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失去了指挥的元军,在明军猛烈的攻势下,节节败退,最终,在付出了数千人的伤亡后,残余的元军纷纷丢掉武器,跪地投降。
天色微明,当第一缕晨曦刺破黑暗,照亮汴梁城时,整座城市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
明军的旗帜,那鲜艳的“明”字大旗,在常遇春的亲自注视下,被士兵们缓缓升上了汴梁城的最高点——龙亭。旗帜在晨风中猎猎展开,迎风飘扬,宣告着这座古城,终于重归汉家之手。
常遇春站在高高的城楼之上,俯瞰着脚下的这座千年古都。晨光为他魁梧的身躯镀上了一层金边,让他看起来如同天神下凡一般。他的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了岳飞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如今,他们正在一步步地洗刷着这份百年之耻。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血腥味,但更多的是,一种新生的气息。
“传我将令!”他转过身,声音洪亮地传遍了整个城楼,“全军将士,入城之后,务必秋毫无犯!不得擅闯民宅,不得欺压百姓,不得索取一针一线!有违令者,斩立决!”
“第二,立刻打开官仓,赈济城中百姓!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大明王师,是来解救他们的,不是来祸害他们的!”
“得令!”将领们齐声应诺,立刻分头行事。
明军的军纪,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入城的士兵们,虽然疲惫不堪,但都严守军令,对百姓的财物秋毫无犯。他们甚至主动帮助百姓清理街道,安抚那些在战火中受到惊吓的民众。
当汴梁城的百姓们打开家门,看到街道上纪律严明、对他们和颜悦色的明军士兵时,他们先是惊愕,随即是狂喜。他们与之前那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元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很快,官仓被打开,白花花的大米、成堆的粟米被分发到每一个饥饿的百姓手中。人们奔走相告,喜极而泣。他们纷纷拿出家中仅有的食物和饮水,箪食壶浆,涌上街头,欢迎这支仁义之师。
“大明万岁!”
“常将军万岁!”
“王师来了,我们有救了!”
欢呼声、感谢声,汇成了一片巨大的声浪,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汴梁城的上空。
常遇春看着眼前这感人的一幕,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攻克一座城池,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民心上的胜利。他赢得了汴梁,就赢得了整个中原的民心。
攻克汴梁,其战略意义非凡。它不仅彻底打开了明军北伐的通道,使得大军可以长驱直入,直捣元大都;更重要的是,它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插在了扩廓帖木儿的后背上,彻底截断了他的粮道和退路。
然而,常遇春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松懈。他知道,扩廓帖木儿不是那么容易就会放弃的。他就像一头受伤的雄狮,在察觉到巢穴被端之后,必然会发疯似的反扑。
他站在城楼上,目光越过欢呼的人群,投向了北方那片广袤的土地。他的眼神,再次变得深邃而锐利。
果不其然,三日之后。
当扩廓帖木儿率领着他那支精锐的蒙古骑兵,风尘仆仆地赶到汴梁城外时,他被眼前的景象彻底惊呆了。
他看到的,不是想象中的两军对垒,不是城头悬挂的元军旗帜,而是一座……固若金汤的空城。
城头上,明军的旗帜迎风招展,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城墙之上,明军士兵林立,盔甲鲜明,弓弩上弦,严阵以待。而城门紧闭,吊桥高悬,护城河的河水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将一切都隔绝在外。
整座汴梁城,就像一个巨大的沉默的怪物,静静地卧在那里,散发着一种生人勿近的冰冷气息。
扩廓帖木儿勒住战马,他的脸上,写满了震惊、愤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他派出的斥候回报,城内守军至少有数万之众,粮草充足。可他带来的,不过三万骑兵。强攻,无异于以卵击石。
更让他心惊的是,他探知,常遇春的主力,在攻克汴梁之后,并未休整,而是……消失了。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再也找不到踪迹。
他们去了哪里?
是埋伏在前往大都的路上,准备伏击自己?还是绕到了自己的后方,去端自己的老巢?
扩廓帖木儿看着那座高耸的汴梁城,感觉自己的脑袋一阵阵发疼。他引以为傲的骑兵,在这座坚城面前,失去了所有的优势。他赖以生存的粮道,已经被彻底切断。他现在,就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猛虎,空有一身利爪,却无处施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第一战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