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夜色如同一匹被墨汁浸透的锦缎,厚重得几乎要压垮人的呼吸。唯有御书房那扇雕花窗棂透出的灯火,像是黑海上的一叶孤舟,在无边的黑暗中倔强地摇曳着。
朱元璋将最后一份奏折轻轻合上,那纸张摩擦的声响在这寂静的深夜里显得格外刺耳。他揉了揉发酸的眼角,指节因为常年批阅奏折而微微变形,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朱砂的痕迹。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每一道沟壑都藏着一段血与火的记忆。
陛下,夜深了。老太监王景弘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中捧着一盏温热的参茶,该安歇了。
朱元璋接过茶盏,却没有喝,只是用掌心感受着那份温暖。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的夜色中,似乎能穿透层层宫墙,看到北平城头飘扬的大明旗帜。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长廊尽头传来,打破了深夜的宁静。
一个年轻内侍跌跌撞撞地冲进御书房,怀中紧紧抱着一封用火漆封口的密函,蜡封上还沾着些许泥泞,显然是连夜赶路而来。
陛下!年轻内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因为急促而有些发颤,北平急报!
朱元璋手中的茶盏猛地一晃,几滴滚烫的茶水溅在他的龙袍上,他却浑然不觉。王景弘连忙上前接过茶盏,却见皇帝已经站起身来,大步流星地走向那名内侍。
呈上来。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但王景弘敏锐地注意到,皇帝握着腰间玉带的手指关节已经泛白。
密函被呈上御案,朱元璋的目光落在蜡封上——北平都司的印信清晰可见,而此刻驻守北平的,正是他最倚重的大将军常遇春。他的手指在蜡封上停留了片刻,那触感仿佛带着北地凛冽的寒风,让他心头一紧。
朱元璋只说了一个字,声音却有些发干。
王景弘小心翼翼地拆开蜡封,展开信纸。烛光下,那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但内容却让他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陛下,王景弘的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其中的颤抖,常将军...常将军在柳河川偶感风寒,已卧床三日...
话音未落,只听的一声脆响,朱元璋手中的狼毫笔已经断为两截,墨汁溅开,在御案上晕开一团刺目的黑。他霍然起身,龙袍下摆扫过案几,带倒了那盏温热的参茶,茶水泼洒在地,氤氲的热气在烛光中袅袅升起。
李文忠呢?朱元璋突然转身问道,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
王景弘连忙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回禀陛下,李将军在密函中说,他已请来军中最好的大夫为常将军诊治,只是...只是常将军不肯好好休养,仍坚持每日操练兵马。
混账!朱元璋一拳砸在御案上,那厚重的紫檀木案几竟被他砸得微微一颤,这个常遇春,都什么时候了还这般不要命!
他踱步到窗前,推开雕花窗棂,冷风灌入,吹得烛火剧烈摇曳。夜空中的月亮被乌云遮蔽,只有几颗疏星在云层间若隐若现。朱元璋望着那片漆黑的夜空,眼前却浮现出去年应天府城外的场景。
那时常遇春带兵追击张士诚残部,身中三箭却依旧挥舞着长枪,鲜血顺着枪杆滴落,在马蹄下开出朵朵暗红的花。直到敌军彻底溃败,他才肯下马包扎伤口。朱元璋亲自为他处理伤口,这位战神却只是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得晃眼的牙齿:陛下,这点小伤算什么?等打跑了元鞑子,我再好好养着。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口一阵绞痛。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愤怒,又有担忧,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
传旨。朱元璋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威严,但仔细听,仍能听出其中压抑的颤抖,命太医院院使刘纯即刻启程赶赴柳河川,务必...务必保住常将军的性命。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让李文忠严加看管,若常遇春再敢逞强,就给他绑在病榻上!
遵旨。王景弘连忙应道,正要退下,却被朱元璋叫住。
等等。朱元璋走到书案前,重新取过一支狼毫笔,蘸了蘸墨,在宣纸上写下几个字。他的手有些发抖,但字迹依旧遒劲有力。
王景弘接过那张纸,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八个大字:望卿珍重,朕待卿归。
把这个也带上。朱元璋将纸折好,递给王景弘,告诉常遇春,朕...朕等着他回来喝庆功酒。
王景弘退下后,朱元璋独自站在窗前,夜风吹动他的龙袍,发出猎猎声响。他想起至正二十年,在鄱阳湖上,常遇春率领敢死队冲向陈友谅的水寨,那艘小船在敌阵中如入无人之境。当时朱元璋站在旗舰上,手心全是冷汗,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位兄弟冒着箭雨冲锋。
常十万啊常十万...朱元璋喃喃自语,声音在空旷的御书房中回荡,你可千万不能有事...
就在这时,一阵更急促的脚步声从长廊传来,王景弘去而复返,脸色比刚才更加苍白。
陛下!他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北平...北平又有急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第一战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