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以合作之名与刘备结盟,日后投效寇封时,寇封才是他正式效忠的首位主公。
届时只需言明与孙氏有血海深仇,故暂借刘备之力复仇。
待认定寇封为明主,再行归顺,自然名正言顺!
陆逊曾两度背弃孙权与刘备,即便寇封愿意接纳他,也绝不会加以重用!
身为世家子弟,陆逊必须为整个家族的未来谋划!
眼下寇封尚未发兵,他必须协助刘备坚守到援军抵达之时!
在陆逊看来,寇封必定会趁刘备与孙权激战正酣之际挥师东进!况且周瑜与陆家素有仇怨,相助刘备亦是保全陆家之道!
正因如此,陆逊才要助刘备抵御周瑜!
此刻,关羽与张飞率领近万刘备军合兵一处,杀得周瑜中军阵脚大乱!
在这数万人的混战中,关羽的突袭彻底打乱了周瑜的部署!江东军中无人能挡关张二人锋芒,顷刻间便溃不成军!
城头江东士卒来不及撤退,死伤极其惨重!此役周瑜折损七千余众,三万大军已损三成!
刘备虽也伤亡不小,但据城而守仍占优势。战后依陆逊之策,关羽率四千兵马进驻吴县,放弃曲阿!
有吴郡世家供给粮饷,刘备六千余众足以固守城池,支撑一年半载不在话下!
周瑜损兵万余的战报传至柴桑,本就心怀不满的孙权勃然大怒:
周公瑾当年追随我兄长时算无遗策,为何我继位后其计策尽皆失效?莫非他当真要借此折损我的威望——
好取而代之不成?
孙权说到此处,面目已狰狞可怖!
这是孙权内心深处最阴暗的恐惧:他始终无法摆脱一个念头——江东的江山是他兄长打下的。每每想到周瑜、太史慈这些老臣眼中或许暗藏的轻蔑,就让他如芒在背。
正是这份恐惧,驱使他将亲侄子孙绍赶出柴桑,流放庐江。他害怕有朝一日,当那个孩子长大成人,满朝文武都会逼他交出吴侯印绶,将江东权柄物归原主!
久而久之,这团阴影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化作挥之不去的梦魇。他再难全心全意信任那些老臣——尤其是周瑜。这位既是亡兄的结拜兄弟,又是姻亲连襟的统帅。
往日周瑜战无不胜时,尚可相安无事。但接连的败绩,彻底点燃了孙权积蓄多时的猜疑。当战报再次传来,他终于拍案而起:
速传子敬!着鲁肃暂代都督之职,命周瑜回柴桑休养。对外便称都督重伤需静养!
鲁肃接到诏令匆忙赶来,本想劝谏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可抬头看见主公铁青的面容,所有话语都哽在喉头——他明白,主公对周瑜的猜忌已到极限。
罢了,待主公消气再议不迟。
带着这份沉重的调令,鲁肃快马赶赴吴郡军营。令他惊诧的是,周瑜似乎早有预料,早早屏退众人,独自在帅帐煮茶相候。
子敬此来,可是要接掌都督印信?
周瑜微笑的询问让鲁肃浑身一颤,最终只能沉重地点了点头。却见那位儒将竟朗声大笑起来,震得帐中烛火摇曳。
果然如此,主公心中始终对我存有戒备。只因我接连献计却屡遭败绩,这份猜忌便愈发深重!
如此也好,返回柴桑颐养天年,倒正合我周瑜心意!
言毕,周瑜径直将兵符掷与鲁肃,连半刻迟疑都无。
子敬,此战若再败北,寇封大军即刻便要压境!
与此同时,荆州方面获悉江东临阵易帅的消息,寇封闻讯抚掌大笑:
孙仲谋此举当真昏聩!大战在即更换主帅,岂非自毁长城?
诸葛亮闻言含笑进言:
此乃天赐良机。江东内部纷争不休,孙、周君臣失和,军民惶惶不可终日。此时出兵,或可一鼓作气尽取江东六郡!
寇封当即传令:
速命魏延率长沙两万五千精兵进击庐江,留五千守城。不得延误!
蛰伏长沙整年的魏延接获军令,顿时仰天大笑:
末将在此厉兵秣马多时,今日终得大展身手!
激动之余,魏延双手微颤。昔日与黄忠同投明主,而今黄忠已为军中翘楚,自己却始终驻守长沙。眼见后来诸将皆建功立业,心中岂能平静?
此刻得此将令,魏延立即整军传令:全军开拔!
魏延领兵伐吴记
魏延厉声点兵:传令!调两万五千精兵随我急赴庐江!此战必教主公见识我魏延真本领!
他扬鞭喝道:此番定要孙权小儿领教他魏爷爷的厉害!
此刻壮志满怀的魏延,率领虎狼之师直扑庐江郡而去。
江东局势已岌岌可危。自孙权败于寇封后,对外战事屡战屡败。如今刘备割据吴郡,与孙权分庭抗礼。江东百姓原以为刘备不堪一击,不料传来周瑜兵败重伤、主帅易人的消息,举郡震动。
孙权昏招迭出,竟将江东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新任庐江太守顾雍心绪难平。这位师从蔡邕的江东名士,对时局忧心忡忡。顾氏虽为江东望族,但孙权临阵换帅之举,反助刘备气焰。更令人忧惧的是,若此时寇封或曹操乘虚南下,江东危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