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这道军令时,身为四镇将军之一的杨再兴心中不忿,但想到主公对戚继光的器重,又自知谋略非己所长,终究选择依令行事。
此刻杨再兴大军驻扎在广陵以南五十里,稍有不慎就会被李通的探马察觉。因此他每日如履薄冰,一边严防暴露,一边不断向吴郡方向派出斥候搜寻张辽踪迹。
苦心人天不负!驻防第三日黎明,前线终于传来捷报:张辽大军已出曲阿,正朝广陵疾进!
**收到张辽终率兵北上的消息,杨再兴顿时精神大振!
**“传我将令——背嵬军五千铁骑即刻整装,随我截击张辽!”**
**“余下一万五千胜捷军与踏**步卒,埋伏于张辽必经之途,广陵城外五十里处的三仙山设伏!”**
**“另需严防徐州援兵!尔等只需在三仙山固守一个时辰,待戚继光大军合围即可!”**
众将得令,心领神会,当即分兵行动。
胜捷军与踏**兵分两路,由副将统领直扑三仙山,誓要断张辽北归退路!
此二部肩负重担,既要阻截张辽,又需提防李通可能派出的援军。
杨再兴则亲率五千背嵬重骑,疾驰迎战张辽。
眼下首要之务,便是与戚继光、罗成合兵,对张辽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罗成之勇,杨再兴素有耳闻。然戚继光此人,他却未曾谋面,只知是新任水师副都督。
**“区区水师将领,竟能统率步骑北伐?”**
不仅杨再兴存疑,黄忠、魏延等将亦心生不解。
毕竟戚继光本职为水师副都督,却统领五万步骑出征,难免令诸将暗自不服。
然戚继光岂止善水战?步战骑攻皆为其所长!
正因如此,寇封才力排众议,予其扬威之机。
何况黄忠、魏延已立扬州之功,若再取徐州,未免赏无可赏。
此番徐州之战交予戚继光统领,再有杨再兴、罗成相辅,必能一举克敌!
原本的部署是由岳飞率军出征,但戚继光现身之后,重任便落在他肩上,而岳飞转而可以牵制兖州,令曹操无法全力驰援徐州!
否则,若岳飞挥师北上进攻徐州,豫州方向将暴露在曹操兵锋之下!
仅凭赵云与五万兵马,难以守住宛城一带!
唯有三路大军协同防守,彻底稳固北方战线,曹操才只能忍气吞声,无从发作!
张辽率军北上,距广陵仅数十里时,终于松了一口气——总算脱离吴郡地界。此刻李通想必已收到他回师的消息,正调兵接应!
然而在李通眼中,此举正中戚继光下怀。张辽与戚继光都在等待李通出兵!
唯有李通率徐州两万守军出击接应,戚继光才能一举歼灭敌军!
如此方能速取徐州,赶在冬季前休战。
若这五万曹军覆灭,徐州残余兵力不堪一击,戚继光七万大军足以横扫全境!
反之,即便歼灭张辽所部,若不能速克徐州,反被李通拖在城下两月,此战必败!
正因如此,戚继光肩头压力非同小可。
这才是寇封选择戚继光挂帅的关键——除他与岳飞外,无人能在两月内攻取徐州!
此前戚继光特令杨再兴放过张辽斥候穿越三仙山,正是为此。
玄甲军与背嵬军皆为铁骑,疾行如风。为毕其功于一役,全军正疯狂追击张辽!
罗成率玄甲军狂奔半个时辰,终于咬住北撤的张辽部队。
见状,罗成高举五钩神飞枪怒吼:
兄弟们!扬州水战非我等所长,今日这三万曹军便是建功良机!
岂能让功劳尽归他人?此战我玄甲军当为先锋!斩张辽,扬威名!杀!
(
罗成一声怒吼,三千玄甲铁骑如怒涛般冲向张辽的三万大军。战马嘶鸣间,铁蹄震得大地颤抖。
张辽忽闻身后蹄声如雷,心中暗叹:果然追来了!他早料到寇封平定孙刘后必会发兵,却未料追兵来得这般迅疾。
眼见敌军不过三千之数,张辽当即喝令:步兵列阵速退广陵!李通将军必已出兵接应。所有骑兵随我断后,掩护弟兄们撤退!
三千曹军铁骑闻令即动,调转马头迎向玄甲军。
寇封军有一项其他诸侯难以企及的优势——麾下皆是百战精兵,且均由绝世猛将统领。这些军队一旦交予将领,便终身由其统帅。
如此制度下,将士默契如同手足:士卒敬服主将,将领熟悉部属。这般磨合,方能发挥最强战力。
当然,这全赖寇封能通过系统查看将领忠诚。换作曹操等诸侯,岂敢让张辽长期统领并州狼骑?自古以下犯上者不绝于史,唯有寇封敢如此放权。
这正是他战无不胜的奥秘。更何况玄甲、背嵬两军皆有以少胜多的传奇战绩,数百破十万的壮举青史留名。
汉末乱世,这等骇人战力虽非所向披靡,却远非张文远三千铁骑所能抗衡!
两军相接之际,三千玄甲重骑连人带马皆覆黑甲,恍若铜皮铁骨的凶兽般碾压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