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闻言轻笑,已然参透贾诩之计。见天子疑惑,他抬手示意贾诩继续。贾诩从容答道:
“陛下,丞相,寇封效仿刘备仁德之道,对治下百姓施恩,此恰成其致命软肋!他既宣称‘天下汉人一家’,若拒不出兵抵御鲜卑,言辞便不攻自破。届时北方百姓乃至其麾下子民必生怨怼,民心自当归于陛下与丞相,北方之患亦可瓦解。”
稍顿,他眸光渐冷:“若他应诏出兵,丞相可待其与鲜卑两败俱伤时发兵围剿,一举灭尽寇封与异族。更可遣密探广传陛下诏令,激天下人之愤慨——纵他寇封想退缩,为保全苦心经营的仁义虚名,亦不得不战!”
一席话毕,满座悚然。此乃 ** 裸的阳谋!寇封若拒诏,仁德之名尽毁,百姓离心,世家唾弃;若接诏,则堕入死局,进退皆亡!
---
(
古语有云,纵使寇封入此彀中,其麾下北征之师亦必全军覆没!
时值建安二十四年季秋,朝堂论战再起。
左丞相贾文和设下连环毒计:纵使寇家军能尽诛鲜卑,曹孟德亦不会令一兵一卒生还荆楚。此乃进退维谷之局——或损兵折将,或身败名裂!
曹操闻计抚掌大笑,连日阴郁一扫而空。即刻颁下诏令:贾卿经纬之才,当擢为太尉,赐千金!此等殊荣,竟令素来老谋深算的贾诩一时怔忡。
(建安二十四年冬月记事)
须知贾文和虽善明哲保身,然值此存亡之际,亦不得不殚精竭虑。今骤登三公之位,反生隐忧——若计破于寇氏谋臣之手......
臣,叩谢天恩!
终究是谋士傲骨占了上风。在贾诩筹算中,寇封若不断臂求生,必堕此死局。曹营文武旋即各司其职,大将曹子孝亲率五万精兵镇守幽州。有铁壁将军坐镇,鲜卑铁骑岂能越雷池半步?
(
曹仁仅凭五万兵马对抗鲜卑二十万铁骑,胜算渺茫!
曹操随即命人在各地散布风声:汉室子民同根同源,天子钦点大将军率军北伐,解北境黎民于倒悬!
消息传开,百姓闻寇封之名如盼甘霖。然明眼人洞察此乃曹操毒计——谁能保证寇封真会出兵?
流言发酵之际,新的议论渐起:若寇封按兵不动,便是假仁假义之徒!既居大将军高位,又骁勇善战,为何不救北疆百姓?
江夏城中,寇封案头堆满北方急报。众幕僚匆忙集议,刘伯温率先进言:
曹操作阳谋,迫主公立赴死局!若北上,必断归路;若拒战,则声望尽毁!此局难破!
诸葛亮、庞统等人闻言色变——堂堂阳谋,纵智谋超群亦无良策!
沉吟许久,诸葛亮献计:或可遣将率万余兵虚应故事,既保主公清名,又塞天下众口。只是……这些将士恐有去无回。
寇封眸光骤冷。他深知局势凶险,但若以为他会坐以待毙——曹操未免太小觑这位大将军了!
诸葛亮话音刚落,寇封神色骤变,厉声喝道:这等送死差事,莫非要让万余将士白白送命?
话音未落,宇文成都已挺身而出:末将愿代主公赴险!
帐中诸将闻言纷纷请缨,黄忠大笑排众:某家年迈,蒙主公不弃,正当以死相报!
老将军声如洪钟:若有不测,唯愿主公照拂小女舞蝶!
满座肃然。
寇封握拳不语,黄忠又正色道:主公五年基业,岂能为末将一人毁于一旦?
黄忠话音未落,寇封当即神色凛然,做了一个重大决断!
事已至此,我意已决!
寇封环视厅内众臣,目光最终落在黄忠身上,斩钉截铁道:
我亲自率十万大军北上,誓要剿灭鲜卑!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刘伯温、诸葛亮、庞统等谋士纷纷进谏:
主公三思!
纵使曹军不阻拦,我军顺利抵达幽州与鲜卑交战,就算取胜,十万大军还能剩下多少?届时曹操趁虚而入,我军如何应对?
面对众人劝说,寇封却胸有成竹地笑了。
诸位不必忧虑,我既然敢亲自出征,自然留有后手。
众谋士面面相觑——面对曹操的明谋,他们尚束手无策,主公竟已有对策?
寇封从容起身,指着身后地图上的标识朗声道:
诸位请看此处!
刘伯温肃然进言:主公切莫卖关子。若无万全之策,臣等绝不能让主公主公涉险!
见群臣态度坚决,寇封明白不把计划说清楚,他们是不会同意的。
**
刘伯温等人确实为寇封着想,倘若他遭遇不测,眼下好不容易建立的局面恐将顷刻崩塌!
寇封却从容一笑,说道:
“曹操此计虽缜密,但你们却忽略了一点。”
“此前我已向诸位剖析天下大势与各国关系,此次曹操邀我出兵,于我等而言实为良机。若能击溃鲜卑,平定北方之乱,北方百姓必对我心怀感激!”
“当年曹操占据北方耗费近十年,只因袁绍把控民心未附。而我等若能平定鲜卑,聚天下民心北上,彻底铲除鲜卑之患,曹操若敢轻举妄动,反倒会激起中原与北方百姓的反抗。”
“届时,中原与西凉三州或可一战而定,加之北方四州动荡,天下大势将尽归我手!”
“此战非打不可,且须打出威名。待局势逆转,辅以粮食、精盐之利,他日攻占曹操领地,百姓或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更甚者,我寇封之名将威震漠北。此战若胜,获益不可估量!”
话虽如此,众人仍不解:寇封如何从东线战场脱身?唯有解决此难题,他们才愿支持北上。
见众人疑惑,寇封对甘宁笑道:
“兴霸,此战能否成功撤离北方,跳出曹操视线,全看你了。”
甘宁闻言一怔:“靠我?”
喜欢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