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另有一事——中山王正暗中募兵,此举若败露,恐招灭族之祸!
哦?竟有此等事?看来中山王决心已定,本太守的选择果然没错!
可一旦事泄,太守必受牵连......
无妨!成大事者岂能瞻前顾后?说实话,本太守亦早有此心!
见曹洪态度坚决,副将不再多言,决心追随他放手一搏!
另一边的寇封也获知了曹洪的计划。诸葛亮、刘伯温、庞统三人联袂前来商议。
主公,孔明求见!
主公,士元求见!
主公,伯温求见!
见三位谋士齐至,寇封心知来意,仍笑问:三位今日是来品茶还是饮酒?
说话间已命人备好香茗——以茶待谋士,以酒飨武将,正是寇封的待客之道!
标题:智谋之议
诸葛亮、刘伯温、庞统饮过寇封奉上的清茶,随即展开讨论。
主公对曹仁遣府卫寻贾诩一事想必已知晓。曹洪虽远在雁门,却对曹军军政洞若观火。
曹洪相助贾诩,确是解其燃眉之急。然司马懿有家族势力支撑,其根基仍不可小觑。
此次贾诩立功后,势力必然大增。此后制衡司马懿,当无大碍。
寇封的计策初见成效,此时正需挑拨离间。
三位先生,如今贾诩贵为中山王,深受曹操器重。若司马懿有意投奔我军,贾诩可会在曹操面前为其进言?
曹洪已与贾诩同舟共济。依我之见,不如让曹洪将假消息传递给贾诩。
三位皆与司马懿齐名,应当熟识其笔迹。不知能否模仿?
寇封询问刘伯温、诸葛亮与庞统。刘伯温表示不知,诸葛亮与庞统则确知此事。
刘、庞、诸葛三人暗自揣测寇封此问用意。要模仿司马懿笔迹,必先得其真迹。
主公,模仿司马懿笔迹并非难事。只是司马懿身在冀州,并州难觅其手书。
若无真迹参照,此事恐难完成。
诸葛亮率先回应。对他而言,有司马懿真迹即可模仿其笔迹。
寇封意在伪造司马懿降书,以此推波助澜。
刘伯温与庞统亦表赞同。凭空想象司马懿笔迹并加以模仿实属不易,须有真迹对照方能揣摩其书写规律。
寇封朗声大笑,胸有成竹之态令刘伯温与庞统不再多言。
三位请看,此乃司马懿亲笔书信,请验明真伪。
寇封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予诸葛亮。诸葛亮投奔寇封前,与司马懿往来颇多。
司马懿的笔迹,诸葛亮和庞统一眼就能辨识!
见到司马懿的亲笔信,诸葛亮震惊不已,这就是所谓的深谋远虑?
冀州司马懿府中早有寇封安插的眼线,弄到一封司马懿的真迹易如反掌!
诸葛亮阅后,又将信递给庞统和刘伯温,三人一致认定确为司马懿手笔。
“主公,何时得了这封信?有此真迹,无需三个时辰,在下便能摹出司马懿的字迹!”
诸葛亮信心十足地向寇封保证,此事对他来说易如反掌。
寇封闻言大喜,当即给诸葛亮三个时辰,命他伪造一封司马懿的归降书。
只要降书完成,再经曹洪之手,消息很快便能传到贾诩耳中。
寇封与刘伯温、庞统静候府中,只待诸葛亮成功。
谁料,不到一个时辰,诸葛亮便完美伪造出一封司马懿的假袭书!
假作真时真亦假,关键在于出自何人之手,又由何人听闻。
倘若曹洪与司马懿合谋,此番伪造的笔迹便成贾诩之字。
若曹洪与贾诩勾结,反倒更利于寇封谋划。
“孔明真乃神人也!区区一个时辰竟能仿出降书!”
“好了,本王也不卖关子。此信是为迷惑曹洪,让他转交曹操。”
“司马懿侍奉曹操多年,曹操必识其字。”
“此次司马懿在劫难逃,而今关键就看曹洪能否将信顺利送达。”
“若消息走漏,司马懿定会半路截信,以防伪降书落入曹操之手。”
寇封娓娓道来,刘伯温、诸葛亮与庞统皆赞此计天衣无缝。
真迹经由曹洪呈递曹操,司马懿纵有百口也难辩!
一旦司马懿获罪,彻查之下必知信由曹洪所送,届时定迁怒贾诩!
在距离雁门关不远的官道上,曹洪正带着亲卫策马疾驰。这位新任太守额间渗出细密汗珠,却不敢稍作停留。他深知那封盖着赤色火漆印的密函意味着什么——能让九州王寇封亲笔手令的,从来都不是小事。
此刻的议事厅内,烛火将四壁照得通明。岳飞骨节分明的手指正摩挲着青瓷茶盏,宇文成都的凤翅镏金镋斜倚在朱漆柱旁闪着寒光。当赵云第七次看向漏壶时,厅外终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末将来迟!曹洪单膝触地抱拳时,铠甲下摆还沾着沿途激起的尘土。寇封抬手制止了正要发作的赵云,将案几上那封帛书推向曹洪:且看看这笔迹。
帛书展开的刹那,曹洪瞳孔骤然紧缩。那力透纸背的二字,与他在许都见过的司马懿奏章如出一辙。堂下诸葛亮与庞统交换了个意味不明的眼神,而刘伯温的羽扇在掌心轻叩了三下。
确是司马懿手笔无疑。曹洪话音未落,忽觉厅内气氛微妙。岳飞不知何时已按住剑柄,宇文成都的指尖正轻敲着镋柄云纹。他这才惊觉,自己方才的断言,竟成了最锋利的 ** 剑。
《一刻为限》
再候曹洪一刻钟,若还不见人影,直接发兵雁门拿人!
寇封拈着酒杯冷笑,区区雁门太守,在他眼中不过蝼蚁。曹洪若识相,就该明白并州到底是谁的天下。
马蹄声踏碎晨雾,曹洪疾驰而来。他深知此刻稍慢半步,便是万劫不复。衣袖间暗藏的降书已被汗水浸透,却还要保持着降将的谦卑姿态。
喜欢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