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女学开设议政课,优秀学子入朝堂
坤宁宫的烛火,静静地映在苏浅月手中的奏章上。那上面,太医院院判、御医、医正,一长串的名字,朱红的印泥像一个个张开的血口,要将她辛苦建立起来的一切吞噬殆尽。
赵玦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一群倚老卖老的东西!朕明日就驳回这道折子,看他们谁敢再多言。”
“驳回?”苏浅月将奏章轻轻合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陛下,您驳得了一次,驳不了第二次。堵得住他们的嘴,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他们要‘考核’,我若避而不战,岂不坐实了心虚?”
她抬起眼,烛光在她漆黑的瞳仁里跳跃,映出的不是怒意,而是一种冰冷的、近乎兴奋的战意。“他们想考,那就让他们考。只不过,怎么考,在哪里考,考什么,得由我说了算。”
赵玦看着她,那股子怒气不知不觉就消了,转而化为一丝好奇与玩味:“哦?皇后又有什么新奇主意了?”
“他们不是说我们‘不合古法’,‘离经叛道’吗?”苏浅月唇角微挑,“那咱们就不跟他们比背书、比引经据典。咱们比治病救人。陛下,请下一道旨,就在三日后,于朱雀大街设擂,办一场‘义诊大比’。”
“义诊大比?”
“没错。”苏浅月站起身,在殿内缓缓踱步,思路清晰无比,“太医院出五位御医,我惠民女医馆出五位女医。同台问诊,百姓为题,疗效为卷。谁的方子更管用,谁的医术更高明,让京城的百姓自己看,自己评。他们不是自诩‘杏林正统’吗?那就拉出来遛遛,看看这‘正统’,到底能不能治好百姓的病。”
这主意,简直是把太医院那帮老古板的脸面,放在了火上烤。赵玦先是一愣,随即抚掌大笑:“妙!实在是妙!朕这就拟旨!朕倒要看看,那帮只会抱着古籍掉书袋的老家伙,到时候怎么收场!”
圣旨一下,满京哗然。
皇后娘娘要和太医院当街打擂台!
这消息比任何说书先生的故事都更吸引人。一个是高高在上、专为皇亲国戚看病的太医院,一个是新近崛起、为平民百姓称道的女医馆。这场对决,不仅是新旧医术的碰撞,更是两种阶层、两种观念的正面交锋。
义诊大比那天,朱雀大街被围得水泄不通。官府派了上百名禁军维持秩序,才勉强清出中央一片空地。高台之上,左右分设十张诊案。左边,是太医院的五位御医,为首的正是刘院判。个个身着官服,年过半百,神情倨傲,身后跟着的药童都昂着下巴,仿佛多看一眼百姓都是恩赐。
右边,则是女医馆的五位女医。文大夫领头,身后跟着四位从女学医科班脱颖而出的优秀学生。她们统一穿着便于活动的青布长衫,头发利落地绾起,神情专注而沉静。苏浅月就坐在她们后方不远处,一身素雅宫装,既是督阵,也是她们最坚实的后盾。
一声锣响,大比开始。
百姓们排着长队,依次上前求诊。
很快,高下立判。
一个腹胀如鼓的商贩被分到了刘院判面前。刘院判只隔着丝帕,在他手腕上搭了片刻,便捻着胡须,断言道:“湿热内蕴,气机不畅。需以珍品药材,猛药攻之。”随即大笔一挥,开出一张方子,光是上面的百年人参、千年灵芝,就让那商贩的脸白了三分。这哪里是看病,这是要他的命。
商贩拿着方子,犹豫着不敢去抓药,恰好轮到他对面的女医空闲下来。那女医不过二十出头,是女学的学生,名叫林晚。她请商贩坐下,详细地问了他的饮食习惯、作息、甚至近来的心情。问完,她并未急着开方,而是让商贩躺下,用一种温和而有力的手法,在他的腹部推拿按摩。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只听那商贩肚子里一阵“咕噜”作响,竟是接连打了几个响亮的嗝,吐出几口浊气,整个人都舒坦了不少。
林晚这才给他开了方子,上面不过是些山楂、陈皮、白术之类的寻常药材,加起来还不到一百文钱。“大叔,您这是食积,加上思虑过重伤了脾胃。药吃三副便可,关键是往后要少吃肥腻,多走动,放宽心。”
商贩千恩万谢地走了。围观的百姓们看得分明,议论声四起。
“看见没?太医院开的是金方子,女医馆开的是土方子,可人家土方子立竿见影!”
“是啊,那小女医问得可细了,比我婆娘还啰嗦,可听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刘院判听着周围的议论,脸色由红转青,又由青转白。他重重哼了一声,对下一个病人越发不耐烦。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哭哭啼啼地走上前来,说孩子夜里总是惊醒啼哭,浑身盗汗。刘院判看了一眼孩子蜡黄的小脸,斥责道:“慈母多败儿!定是你平日里娇惯太过,让他吃了不克化的东西,伤了元气!回去饿上两日便好!”
妇人被他一通呵斥,眼泪掉得更凶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退婚后,我靠演技骗哭全京城请大家收藏:(m.20xs.org)退婚后,我靠演技骗哭全京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