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声越来越清晰,他突然意识到,这声音不是从水底传来,而是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的。更让他震惊的是,他竟能听懂其中一些词汇——那是满语,他小时候听姥姥说过。
“水...守护...契约...”
周文远感到一阵眩晕,眼前的浮棺似乎散发出微弱的光芒。他恍惚看见一个身着萨满服饰的老人站在水面上,手中拿着神鼓,正凝视着他。
“时候未到...”老人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周文远不知自己是如何回到岸上的,当他回过神来时,已经躺在自己的床上了,手中紧紧攥着那个装有土壤样本的玻璃瓶。
---
接下来的几年,浮棺成了水库的一道奇景。每逢枯水期或月圆之夜,它就会出现,有时悬浮在水中,有时甚至完全浮出水面,横卧水上。尝试打捞的努力均告失败,科学解释不了这一现象。
一九七五年,文革的风暴也波及到了这个偏远水库。一群红卫兵小将声称要“破除迷信”,强行划船前往浮棺处,准备用炸药炸毁它。
当时已下放到当地劳动改造的周文远得知消息,急忙赶往水库。他看见那些年轻人正往棺材上捆绑炸药,而水面不知何时已变得漆黑如墨。
“快回来!危险!”周文远大喊道。
为首的年轻人不屑一顾,点燃了引信。然而,引信燃烧到一半就莫名其妙熄灭了。当他们准备再次点火时,平静的水面突然翻涌起来,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
一道闪电劈下,击中水面,激起巨大的水花。紧接着,一股无形的力量将小船掀翻,所有红卫兵都落入水中。
周文远和村民们急忙组织救援,奇怪的是,那些落水的年轻人都被水流推到了岸边,虽惊魂未定,却无一人伤亡。只有那口浮棺,缓缓沉入水中,消失不见。
事后,一个被救起的红卫兵面色惨白地说:“落水时,我好像看见一个老人站在水底,他的手一挥,我就被推向了岸边。”
这次事件后,再无人敢打扰那口浮棺。
---
一九九八年,周文远已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他重返靠山屯旧址——如今已成为旅游风景区。当年的移民和他们的后代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祭祖活动,悼念被淹没的故乡。
周文远在人群中看见了同样苍老的王有德,两人相视一笑,走向水库边。
“这么多年了,你还记得吗?”王有德问。
周文远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已经发黄的玻璃瓶:“我一直想知道真相。”
当晚,两人租了一条船,划向水库中央。月光如水,洒在平静的湖面上。果然,那口浮棺又出现了,静静地横卧在水中央,仿佛一直在等待他们的到来。
周文远伸手轻轻触摸棺材表面,冰凉刺骨。突然,他脑海中闪过一系列画面:
康熙二十三年,辽河泛滥,水中有不明生物作祟,多人溺亡。一位名叫那拉·托津的萨满奉命前来,发现水底有一道裂隙,连通着地下深渊,某种古老生物正试图通过裂隙进入人间。
萨满用自己的生命与那生物立下契约,将它封在裂隙中,并以自己的尸身作为镇物,守护这道界限。他的棺材是用特殊材料制成,混合了磁石、骨粉和萨满秘药,与地脉相连,除非地脉改变,否则无人能移动它。
“它不是镇压,是守护。”周文远喃喃道,终于明白了麻三奶奶话中的真意。
王有德长叹一声:“原来我们一直都错了。”
就在这时,浮棺突然发出柔和的光芒,棺材表面浮现出淡淡的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的地图。周文远意识到,这是萨满留下的讯息,指示着将来某一天,当契约到期时,后继者该如何应对。
“他在等待。”周文远说。
“等待什么?”
“等待下一个守护者。”
浮棺缓缓沉入水中,这一次,它不是垂直下沉,而是平躺着沉下去,仿佛终于可以安息。
周文远望着恢复平静的水面,突然感到肩头一沉,仿佛接过了某种重任。他想,有些秘密,注定要由少数人世代守护,直到约定的那一天到来。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东北民间异闻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