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的村庄离老葛的木屋有二十多里路。他走到村口时,已是下午。几户人家的烟囱冒着炊烟,空气中弥漫着柴火的味道。
老葛径直走向村西头的老孙头家。老孙头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熟知这一带的传说和掌故。
老孙头正坐在炕上抽旱烟,见老葛来了,有些意外。
“啥风把你吹下山了?”老孙头招呼老葛坐下,给他倒了杯热茶。
老葛顾不上喝茶,直接从怀里掏出那个包,层层打开,露出里面的红纸衣。
“老哥,你见识广,帮我看看这是啥。”老葛把纸衣推到老孙头面前。
老孙头一看见纸衣,脸色就变了。他放下烟袋,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着纸衣,却不敢用手去碰。
“你从哪弄来的?”老孙头声音严肃。
老葛把那天晚上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听完老葛的讲述,老孙头长叹一声:“你碰上‘纸衣婆’了。”
“真有这东西?”老葛心里一沉。
老孙头点点头:“老辈人都知道。这纸衣婆不是恶鬼,据说是山里的孤魂,专在大雪天出现,试探人心。要是收留她一夜,她会报恩;要是拒绝了她...”
“会怎样?”
“她会跟着你,直到你愿意帮她完成心愿为止。”老孙头指着纸衣,“留下这纸衣,就是标记,表示她认准你了。”
老葛后背发凉:“那该怎么办?”
老孙头沉思片刻:“纸衣婆通常是有未了的心愿,需要人帮忙。你回去后,在屋里给她设个牌位,烧柱香,问问她有什么要求。”
老葛将信将疑,但还是记下了老孙头的话。当晚他在老孙头家住下,第二天一早就返回山上。
回到木屋,老葛按老孙头说的,用一块木板做了个简易牌位,上面写上“山中仙姑之位”,摆在屋角。然后点了三炷香,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
“仙姑有什么未了的心愿,请明示。我能帮的一定帮。”老葛对着牌位说。
就在这时,屋外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吹得门窗哗哗作响。老葛一惊,手中的香差点掉在地上。
当晚,老葛又做了一个梦。梦中,那红衣老太太站在他面前,不再是那晚的冷漠表情,而是面带悲戚。她伸手指向屋后深山的方向,嘴唇动着,像是在说什么,但老葛听不见。
醒来后,老葛恍惚记得梦中的情形。他想起老孙头的话,决定去屋后深山看看。
准备妥当后,老葛背着猎枪和必要的装备,向屋后的深山走去。这条路他多年没走了,记忆中那里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走了约莫两个小时,老葛在一处山崖下发现了一个半塌的木屋。这木屋比他住的还要破旧,看样子至少废弃了二三十年。他小心翼翼地走进去,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些破烂的家什。
在屋角,老葛发现了一个铁盒子,已经锈迹斑斑。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本发黄的日记本和几张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年轻女子和一个小男孩,站在这个木屋前合影。女子穿着红色的衣服,笑得灿烂。日记本里记录着这对母子的生活:他们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来这里的移民,丈夫在林场工作,后来在一次事故中去世,留下母子二人独自生活。最后一页的日期是一九五八年冬,只有短短一行字:
“雪太大了,出不去。粮快没了,小宝发烧了。求山神保佑。”
老葛心中一震。他忽然明白那红衣老太太是谁了。
回到木屋,老葛连夜为那对母子做了两个牌位,一个是“张氏”,一个是“无名童子”。他不知道他们的全名,只能这么写。
第二天,他在屋后挖了个坑,把铁盒子连同里面的日记和照片一起埋葬,立了个简单的木碑。然后烧了纸钱,摆了供品。
“张大姐,孩子,你们安息吧。以后每年冬天,我都会来祭奠你们。”老葛对着坟头说。
当晚,风雪又起,但老葛睡得特别安稳。第二天一早,他开门一看,门前的雪地上,那件红纸衣已经化作一摊红水,渗入雪中,消失不见。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东北民间异闻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