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孙氏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露声色:“这大冬天的,哪来的刺猬?”
赵老四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可王老四家的情况您也知道,三代单传,要是这胎保不住……”
等他们走远,赵孙氏关上门,后背抵在门板上,心跳如鼓。小满从里屋出来,脸色苍白:“奶奶,他们要找的是不是白爷爷?”
赵孙氏没有回答,径直走向墙角,挪开破柜子,那只大刺猬果然蜷缩在那里,黑亮的眼睛望着她,仿佛知道了一切。
“它救过您的命啊,奶奶!”小满急得快哭出来。
赵孙氏的手在颤抖。一边是救命恩人,一边是两条人命,这抉择太残酷。她想起王老四媳妇那张稚嫩的脸——那姑娘才十八岁,和自己孙女一般大。
刺猬忽然动了,它慢慢爬出来,在赵孙氏脚边停下,仰着头,像是在等待什么。
“你……愿意?”赵孙氏不敢相信地问。
刺猬居然点了点头。
小满哭出声来:“不行!不能把白爷爷交给他们!”
赵孙氏蹲下身,轻轻抚摸刺猬的背:“白大仙,您对我们赵家有恩,我本不该……可那是一条小生命和一个年轻媳妇啊……”
刺猬用鼻子蹭了蹭她的手,然后向门口爬去。
赵孙氏泪流满面,她打开门,看着刺猬消失在夜色中,心里像被挖空了一块。
那一夜,王老四家顺利接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据说只用了几滴刺猬血,那刺猬就被放生了。
赵孙氏和小满得知后,心里稍感安慰,但同时也为白仙的安危担忧。接连几天,她们在屋里屋外寻找,却再也没见到那只刺猬的身影。
“它一定是生我们的气了。”小满难过地说。
赵孙氏摇摇头:“不会的,白仙既然自愿去救人,就不会记恨我们。”
话虽如此,她心里也没底。
除夕夜,祖孙俩包了饺子,特意盛出一碗放在墙角,期盼白仙能回来。守岁时,小满撑不住先睡了,赵孙氏独自坐在炕上,望着那碗渐渐凉透的饺子,心里满是愧疚。
“我对不住您啊,白大仙……”她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墙角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赵孙氏连忙端起油灯照去,只见那只大刺猬正站在饺子碗前,背上又扎着几根松针。
“您回来了!”赵孙氏喜极而泣。
刺猬冲她点点头,然后开始享用饺子。赵孙氏这才注意到,它的后腿有一道结痂的伤痕,想必是那晚取血时留下的。
从此,白仙就在赵家长住下来。赵孙氏的风湿痛再没犯过,活到九十九岁无疾而终。小满后来考上医学院,成了有名的中医,专门研究动物药性与民间疗法。她终生未嫁,却收养了三个孤儿,把他们一个个培养成才。
每年小年夜,她都会给孩子们讲白仙的故事,并在墙角放一碗饺子。
“万物有灵,”她总是这么说,“你以善心待它,它必以善意回报。”
那只刺猬活了很多年,有人说刺猬最多活十年,可赵家的白仙,至少陪伴了他们二十个春秋。它去世那天,小满把它葬在院里的老槐树下,立了一块小石碑,上面只刻着两个字:
恩公。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东北民间异闻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