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听完,眉头紧锁。他来自后世,习惯了一纸公文作废旧币的思维,却忽略了这其中牵扯的庞大民间存量和社会稳定问题。直接作废,确实是看似痛快实则后患无穷的蠢办法。
“那依诸位之见,该当如何?”刘协虚心求教。
杨彪、韦端、杜畿几人低声交换了一下意见。最终,由杨彪代表回奏:“陛下,堵不如疏。臣等愚见,或可由朝廷明令,以一定比例,回收董卓小钱,兑换为新铸足值五铢钱。”
“比例?”刘协追问。
韦端沉吟道:“根据董卓小钱之重量、成色,与其面值‘五铢’相差何止百倍?然考虑到民间持有量巨大,若兑换比例过于苛刻,恐仍伤民力。臣等商议,或可以‘五十兑一’之比例进行兑换。即持五十枚董卓小钱,可至官府指定之处兑换一枚新五铢钱。”
杜畿补充道:“同时,朝廷需强力明示:自此以后,所有市场交易、官府征税、俸禄发放,只认新钱!旧钱兑换期可设以时限,过时则彻底作废。如此,既可安抚民心,平稳过渡,又能逐步将劣钱收回重铸,更可借此确立新钱之权威,平抑物价——日后一石粮,便是实打实的一百文新钱,再无虚价!”
刘协仔细听着,心中盘算。五十兑一,看似朝廷吃亏(要用一枚实打实的新钱换五十枚几乎没价值的烂铜),但实际上,这是用极小的代价,赎买了整个关中的经济稳定和民心归附,并为新钱迅速打开流通局面。而且,回收来的劣钱还可以回炉重铸成新钱,实际损耗并不大。
更重要的是,韦端和杜畿点出了关键——他们韦家、杜家作为京兆顶级的世家,手里也压着大量董卓小钱正愁没法处理呢!朝廷肯以五十兑一的比例回收,对他们而言,简直是意外之喜,虽然损失惨重,但总比彻底烂在手里强!由他们这两家牵头来主持此事,既能利用其家族在地方上的信誉和网络,他们自身也有动力将此事办好,以便挽回部分损失。
“善!”刘协抚掌笑道,“诸位爱卿老成谋国,此策思虑周全,于国于民皆有利!便依此议!”
他当即决断:“旨意:新钱鼓铸之事,仍由少府总领。回收董卓旧钱、平定物价、推行新钱之事,交由韦端、杜畿全权负责!可于长安及各郡县设兑换点,以五十兑一之比例回收旧钱,限期半年!半年之后,旧钱一律作废!同时昭告天下,自此以后,朝廷只认新钱,一应赋税、交易,皆以新钱为准,粮价恢复百文一石之常价!胆敢囤积居奇、扰乱新钱推行者,严惩不贷!”
“臣等领旨!必竭尽全力,安定民生,推行新钱!”韦端、杜畿立刻躬身应命,声音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和干劲。这件事办好了,不仅是功绩,也能为他们自家挽回不少损失。
看着几位臣子告退的背影,刘协心中豁然开朗。经济战线上的大事也算定了调子。
旋即,他又想起贾诩那封“字字血泪”的奏报。
“生产总管的人选……”刘协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龙椅扶手,“需要一个心思缜密、善于统筹、又能压得住场面的实干之才……”
他的目光渐渐变得清明起来。
“看来,得让钟繇给朕扛起这千钧重担了……这位历任东汉至曹魏三朝(曹操、曹丕、曹睿),官至太傅,擅长招抚流民、恢复生产典型的实干之才,配合荀彧定然可以顺利安排好流民。”
而贾诩,是时候将他从无尽的工坊琐事中解放出来,让他重新专注于那无形却至关重要的战场——绣衣府。
喜欢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请大家收藏:(m.20xs.org)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