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刘协看向谋士中沉稳的荀攸。
“臣在。”
“命你为平西将军府军师祭酒,随军参谋,助汉升(黄忠字)平定西凉!”
“臣遵旨。”
“汉升,你与公达(荀攸字)、马腾商议,于明年三月一日,自安定郡出发,对韩遂、宋建等凉州割据势力发动总攻!凉州地势复杂,羌胡众多,亦需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既要展现雷霆之威,亦要善用怀柔之策。”
“陛下放心!”黄忠抚须慨然道,“老臣定与马征西(马腾)精诚合作,为陛下扫清西陲!”
这时,郭嘉轻咳一声,出列补充道:“陛下,诸公,嘉有一言。并、凉二州,皆地广人稀,补给线长。当效仿兖州之策,大军过后,迅速推行屯田,以战养战,方能长久。可随军派遣精通农事之干吏,一旦攻克城池,立即着手恢复生产,安置流民。如此,方能将新得之地,真正化为朝廷之土,而非仅军事据点。”
刘协赞许地点头:“奉孝所言极是!此事便由杨太尉、王司徒会同户部、工部,遴选干吏,筹备粮种农具,随军出发!”
杨彪、王允此刻也深感责任重大,齐声应道:“老臣遵旨!”
正当殿内群情激昂,北伐西征的大战略已定之时,郭嘉再次出列,他微微躬身,向刘协及众臣补充了一条至关重要的建议。
“陛下,诸公,”郭嘉的声音依旧带着那份从容不迫,“我军主力西进北上,司隶、兖州腹地兵力难免空虚。冀州袁绍、南阳袁术,虽未必敢倾巢来犯,但趁我后方空虚,派遣偏师进行袭扰、劫掠边境,甚至试探我军虚实,此种可能性极大。不可不防。”
他走到沙盘前,指向与司隶、兖州接壤的几个关键点:“嘉建议,在主力出击的同时,于东线、南线采取主动姿态。派遣精锐小队,对冀州(袁绍)、青州(袁谭)、豫州(袁术势力范围)接壤地区,发动小规模的袭扰战役。目的不在攻城略地,而在示之以强,疲敌扰敌,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为我主力平定并凉争取时间。”
他顿了顿,看向刘协:“同时,可令徐州牧陶谦、荆州牧刘表,言明朝廷讨伐不臣、安定西陲之决心,请他们出于汉室宗亲(刘表)或忠义之臣(陶谦)的立场,对袁绍、袁术势力进行牵制袭扰。此举既可减轻我军压力,亦可将二袁的注意力引向他处。”
刘协深以为然,刚要开口下令,一直旁听未曾发言的太尉杨彪和司徒王允却坐不住了。
“陛下!老臣以为不可!”王允率先出列,眉头紧锁,“郭祭酒之策,虽是为朝廷计,然过于激进!袁本初(袁绍)、袁公路(袁术),乃四世三公之后,门生故吏遍天下,实乃天下士人之望。如今朝廷初安,正当广施恩信,笼络天下豪杰,岂可轻易与之兵戎相见?老臣以为,当遣使安抚,晓以大义,彼等必能感念天恩,心向朝廷。若贸然袭扰,岂非逼迫他们与朝廷彻底对立?此非善策也!”
杨彪也捋须附和:“王司徒所言有理。袁氏累世高门,影响力巨大。尤其袁公路,据守南阳富庶之地,若能拉拢,于朝廷大利。陛下,不若先示之以好,观其动向再行定夺。轻易动武,恐失天下士人之心啊!”
这两位老臣,思维仍停留在依靠世家大族共治天下的传统模式中,对袁氏这样的顶级门阀抱有幻想,认为可以通过政治手段进行拉拢。
刘协看着这两位忠心耿耿却有时不免迂腐的老臣,心中叹了口气,知道不拿出点硬料,是说服不了他们的。他脸色一沉,目光扫过杨彪和王允,声音带着一丝冷意:
“杨太尉,王司徒,你们可知,就在今年初,朕尚在董卓手中之时,袁本初曾暗中联络各方,提出了什么主张吗?”
杨彪和王允一愣,隐约感到一丝不安,齐声道:“老臣……不知。”
刘协冷哼一声,一字一句道:“他提出,要废黜朕这个‘被权臣操控’的天子,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此等行径,与董卓何异?与乱臣贼子何异?!他袁本初,心中可还有半分对汉室、对朕的忠义?!你们告诉朕,对此等包藏祸心、欲行废立之举的逆臣,该如何‘拉拢’?如何‘晓以大义’?!”
这番话如同晴天霹雳,震得杨彪和王允目瞪口呆,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们或许知道袁绍有些跋扈,但万万没想到,袁绍竟然在背后动过如此大逆不道的念头!废立天子,这是人臣所能为的吗?这简直是把皇权的尊严踩在脚下!一时间,两位老臣嘴唇哆嗦,冷汗涔涔而下,之前那套“拉拢”的说辞,此刻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这……这……袁本初安敢如此!”王允气得浑身发抖。
杨彪也是长叹一声,颓然道:“老臣……老臣失察!竟不知袁绍有此狼子野心!如此看来,确无转圜余地矣。”
殿内气氛一时有些凝重。然而,就在杨彪王允被打脸后,试图挽回些颜面,将“拉拢”对象转向看起来“似乎”没那么过火的袁术时,殿外侍从高声禀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请大家收藏:(m.20xs.org)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