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看着那刺目的字迹,尤其是“主家姓卫”和“死人直接埋坑道”几句,刚压下去的火气“噌”地又顶到了天灵盖。他猛地将茶盏顿在案上,茶水四溅。
“好一个河东卫氏!好一个诗礼传家的名门望族!私下里干的就是这等吃人不吐骨头的勾当!”
“陛下圣断。”贾诩躬身,“臣已拟定初步对策,请陛下过目。”
“讲!”
贾诩条理清晰地陈述方案,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冰冷的执行力:
“一,人口清点,釜底抽薪。令各郡绣衣使者,配合当地太守、县令,即刻对辖内所有流民、乞丐进行登记造册,编户齐民。给予身份木牌,注明籍贯、特征。无此木牌者,任何矿场、工坊不得雇佣,违者重处。此举可最大限度减少‘无名之人’,让掳掠者无处下手。”
“二,旧账暂清,新罪不赦。借陛下此前诛董卓大赦天下之机,此前类似行为或可既往不咎,但自今日起,凡有再犯,一律从严。”贾诩补充道,“并鼓励民间举报,凡举报掳掠人口、开设黑矿属实者,赏钱一万,耕地十亩,曲辕犁一副、耕牛一头,并予以严格保密。”
“三、颁布《禁掠卖令》,明确禁止掳掠流民、乞丐为奴,违者,首犯绞刑,从犯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家产抄没!”
“四、推行‘工籍制度’,为所有官营、矿场、工坊的工匠、矿工建立专门档案,记录其姓名、籍贯、技能、受雇情况,按季核查。便于管理,也防止被冒名顶替或无故失踪。”
刘协听得连连点头,贾诩这套组合拳,算是把管理框架搭起来了。“就这么办!立刻行文天下!还有,挑几个典型,给朕狠狠打!就选河东那个卫家的黑矿,还有河内那几个跳得最凶的世家黑矿!让刘备、王邑亲自带队,联合你的绣衣使,人赃并获后,公开审判!涉事主犯,该杀的杀!非法所得,全部抄没,部分用于补偿那些受害的矿工和他们的家人!”
“另外,许多百姓皆受制于世家的田地,自己无田耕种,还要给百姓找条活路,准许百姓开垦荒地!每丁限垦十亩,若一家三口,便可垦三十亩!头三年免征赋税!”
“还有,凡是参加士兵,无论是屯田兵还是正式兵,服役期满三年,无过错者,皆可在原籍领取十亩耕地作为奖赏!”
他本来还想趁机对世家手中的土地和僮仆数量也动一动,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如今断了世家收纳流民和无主荒地的念头,再继续下去,恐怕要集体跳槽了,历史上曹操的老家被偷还历历在目。
“臣,遵旨。”贾诩将一系列政令要点记下,准备下去细化执行。
贾诩再次开口。
“陛下,还有一事。关于曲辕犁的产能与兵器锻造之间的冲突。”
“嗯?冲突?”刘协一愣,“曲辕犁不是供不应求吗?各地订单雪片似的飞来,少府工坊都快冒烟了。”
贾诩的语气难得有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像是无奈,“根据各地绣衣使者反馈,以及工坊实际接收到的订单统计,除荆州、徐州、兖州、司隶订购量依旧巨大外,其他州郡的订购量已显着下滑。”
“为何?他们不需要?”刘协诧异。
“非是不需要,而是……很多人自行解决了。”贾诩解释道,“陛下将曲辕犁图纸公开,其木质结构并非绝密,许多手艺尚可的木匠都能仿制。而铁制犁铧部分……不少百姓和世家,直接将家中旧有的直辕犁的铁制部分拆卸下来,交由铁匠熔炼后重新铸造为曲辕犁的犁铧。如此一来,他们对朝廷工坊新造犁铧的需求自然大减。”
贾诩顿了顿,补充道:“反倒是马蹄铁与牛蹄铁(牛蹄铁需分瓣打造),因是全新事物,且需求稳定,订单量保持增长。目前司隶全力生产,月产曲辕犁可达十二万具左右。若加上兖州、徐州即将搭建的工坊,曲辕犁的产量将会大幅度增加,月产可能会达到四十万到五十万,但工部估算,实际月产在二十万,或许就会满足订单需求。”
刘协听得目瞪口呆,下意识地在脑中算了笔账:自己这边吭哧吭哧改进工艺、扩大产能,本以为三千多万人口,怎么不需要个八九百万曲辕犁,万万没想到也就卖个一两百万可能就结束了,这玩意又不是一用就坏,用个几年甚至十来年问题都不大,民间靠着“回收改造”和手工仿制,快把市场给填满了?这……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技术扩散”和“民间智慧”?
“那……现在工坊的产能空闲出来了?”刘协带着一丝希望问。
“并非空闲,陛下。”贾诩无情地打破了他的幻想,“是兵器甲胄的锻造,跟不上需求了。陛下此次任命曹操、关羽、张辽等将军分镇兖州、新募及整编的十六万屯田兵、九万战兵,许多人徒手。董卓遗留的武库,早已在装备羽林新军时消耗殆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请大家收藏:(m.20xs.org)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