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队伍越过重重山峦,踏入广阳郡地界时,时间已悄然滑落至汉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六月初。
在广阳郡治所蓟县,李肃终于见到了已是名震北疆的高顺。
高顺闻听天子使者至,亲自出迎。他依旧是那副沉稳如山、不苟言笑的模样,但眉宇间经年的风霜与杀伐之气,却比李肃记忆中更浓重了几分。两人见礼,一番寒暄。
进入军府坐定,李肃不及多叙别情,先将朝廷最新的动态告知高顺:“高将军,陛下已平定凉州,并州大部分区域为稳固北疆,陛下特遣徐荣将军,率领三万大军,正兼程赶来幽州。”
高顺此前也已经接到了天子旨意,微微颔首:“徐荣将军乃沙场宿将,有他前来,幽州防线更为稳固。顺,必与徐将军同心协力,共御外侮。”他话语简洁,却透着坚定的决心。
接着,李肃神色一正,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圣旨,朗声道:“高顺接旨!”
高顺及堂内众将立刻起身,肃然跪拜。
李肃展开绢帛,声音清朗,回荡在厅堂之中:“制曰:幽州抚夷校尉高顺,忠勇性成,韬略夙娴。受命以来,远镇幽州,整军经武,慑服胡虏,功在社稷。今特加封高顺为幽州都督(因战事而设,事毕即罢),总揽幽州军事,赐爵巩乡侯,食邑五百户,赏金百斤,锦缎千匹!望卿戒骄戒躁,砥砺前行,再建新功,钦此!”
“臣,高顺,领旨谢恩!”高顺叩首接旨,声音虽依旧平稳,但微微颤抖的手指,显露出内心并非全无波澜。巩乡侯虽非高爵,却是对他多年来孤军奋战、支撑北疆的极大肯定。
圣旨中也明确要求刘虞专心治理幽州民政,不得再干预军事。
对此,刘虞本人并无异议。原来,此前刘虞感念同为大汉臣子,曾试图写信共劝袁绍以扶保汉室为重。袁绍表面应允,回信言辞恳切,让刘虞一度抱有幻想。然而,袁绍随后在并州悍然狙击朝廷吕布大军的行为,彻底撕破了其伪善面具,让刘虞看清其割据自雄、无视朝廷的真面目。
刘虞愤慨不已,自此与袁绍誓不两立,转而全力支持高顺整军备战,幽州内部军政分离的格局就此彻底奠定。
李肃宣旨完毕,高顺又见陷阵营旧部归来,高顺素来严峻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一丝欣慰之色。这些百战余生的老兵,每一个都是宝贵的种子。
在广阳休整三日后,李肃向高顺与刘虞辞行。他的使命尚未完成,幽州最后一处需要说服的力量,盘踞在渔阳郡的公孙瓒,正等待着他的到来。
“高将军,刘幽州,肃奉命在身,需即刻前往渔阳,劝说公孙伯圭归顺朝廷。北疆安危,系于二位,万望珍重!”李肃拱手道别。
高顺沉声道:“李使者放心前去,幽州有顺与徐荣将军在,必不让袁绍越雷池一步。祝使者马到功成!”
刘虞也温言道:“李使者一路辛苦,若见伯圭,亦望代虞致意。天下汹汹,若能同心戮力,共尊王室,实乃苍生之幸。”
李肃点头应下,不再耽搁,率领护卫与部分陷阵营士卒作为向导,离开蓟县,策马向东,朝着那片因白马将军之名而笼罩着悲壮与桀骜色彩的土地——渔阳郡,疾驰而去。
喜欢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请大家收藏:(m.20xs.org)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