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的数据,那时精耕细作技术更为成熟,水稻亩产(按明亩,略大于汉亩)能达到三百斤稻谷左右。
“如今,我有曲辕犁实现精耕,大力修复水利保障灌溉,若再系统化推行选种、积肥、施肥之法,虽不敢说一步达到明朝水平,但将现有亩产提升三到五成,达到一亩收获近二百斤稻谷,应是可能之事。”刘协仔细推算着,“如此,折算成大米,也有一百四五十斤,比之现在,已是天壤之别!若能广辟田亩,天下粮荒可解!”
想到此处,刘协再也按捺不住。他立刻回到御案前,铺开一张特制的洁白宣纸,取过兼毫小楷,饱蘸浓墨,开始奋笔疾书。
他将方才所思所想,关于看土施肥、看苗追肥、基肥为主、堆肥沤制、淤泥利用、秸秆还田、骨肥应用,以及穗选法留种、杂交育种等种种要点,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地撰写下来。力求文字通俗,便于理解,又兼顾科学性。这并非高深的经典,而是关乎亿兆黎民生计的实用技术。
写罢,他轻轻吹干墨迹,沉声道:“传贾诩即刻觐见。”
不多时,贾诩悄然而至。
刘协将手中墨迹未干的《农事增产要术》递了过去,神色郑重:“文和,且看此物。”
贾诩接过,细细观瞧。初时尚有些疑惑,但越看越是心惊。贾诩眼中精光闪动,待看到若全部实现最终可增产一倍不止。
“陛下,此……此乃富民强国之无上宝典啊!”贾诩声音带着颤音,“若此术能广行天下,何愁民不富,国不强?”
贾诩亦躬身道:“陛下天纵奇才,竟于农事亦有如此深究。此术若成,胜过百万雄兵。”
刘协摆摆手,肃容道:“此术并非朕一人之功,乃集古今农人智慧与朕偶得之思而成。如今,朕欲使其走出宫闱,惠泽万民。文和,你执掌绣衣府,信息通达,朕命你即刻将此《要术》核心之法,通过屯田制、各地官府、乃至糜家商队等一切渠道,优先在司隶、兖州、徐州、并州等朝廷直控州郡大力推广!尤其是屯田兵所属田庄,必须率先严格执行,立为典范!此事关乎国本,不得有误,此物无需对其他州郡保密,粮食,越多越好,一亩地增产些许,便可活民无数。”
“臣,遵旨!”贾诩应命,贾诩明白,手中这薄薄的几页纸,其重量,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份决定千军万马动向的作战方略。
喜欢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请大家收藏:(m.20xs.org)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