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绲见双方合作已定,气氛正佳,便笑着顺水推舟道:“如此喜事,岂能无宴?既承林小友厚意,带来这‘君子醉’,不若便以此酒设宴,我等共饮一杯,以作庆贺,如何?”
荀爽心情颇佳,自然点头应允。
宴席之上,觥筹交错。这精心勾兑过的“君子醉”口感绵柔,入口顺滑,但后劲却丝毫不弱。几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便多饮了几杯。待到宴席散去,无论是荀爽、荀绲,还是林昊,都已有了七八分醉意。林昊便被安排在了荀家客院歇息。
晚宴过后,林昊只觉得口干舌燥,头脑有些昏沉。他素有酒后喜欢溜达散酒的习惯,便披衣起身,推门而出,想在院中走走,吹吹凉风,让酒气散得快些。
起初,他只是在客院附近徘徊,欣赏着月色下荀家园林的景致。晚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和花草的清香,确实让他感觉舒服了不少。
然而,走着走着,他却被不远处一阵阵隐约的嬉笑声、抚掌叫好声所吸引。声音来自花园另一侧的凉亭水榭之处,灯火通明,似乎颇为热闹。
林昊一时好奇,便循着声音踱步过去。走近了才看清,原来此处正在举办一场晚间诗会。与会者皆是颍川郡内年轻一辈的才子佳人,个个锦衣华服,言笑晏晏。
而众星捧月般坐在主位的,是一位身着淡雅襦裙、气质清丽的少女,正是荀爽的长女荀采。此时她年方十五,却已才名远播,是颍川世家子弟中公认的才女,自然也成了这场诗会的焦点和中心。她轻拍着手,嘴角含笑道:“陈长文(陈群)此诗,情理相融,意境深远,不愧为陈家最负盛名的才子。”
下方一位气质沉稳、容貌俊朗的青年闻言,谦逊地拱手回礼:“荀采小姐过誉了。在下些许拙作,比起小姐的锦绣文章,实在不足一哂。”此人便是日后曹魏的重臣,制定“九品中正制”的陈群。
荀采微微一笑,目光流转:“长文过谦了。那么,下一位轮到谁了?”
这时,另一位显得有些急切的青年才子站了起来,朗声道:“既如此,便容我郭图献丑了。我便以眼前这满园春色、月色佳人为题,赋诗一首。”
他稍作沉吟,便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
“月移花影上瑶台,春色满园任剪裁。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众人听罢,纷纷抚掌叫好,尤其是与郭图交好之人,更是喝彩连连。荀采也微微颔首,点评道:“郭公子此诗辞藻绚烂,想象瑰丽,将月色春景与佳人融为一体,甚妙…”
郭图脸上顿时露出得意之色,享受着众人的称赞。
然而,就在这片叫好声尚未落下之际,一个极不和谐的声音突兀地插了进来——
“呕——呃——”
只见不远处的月亮门洞旁,林昊正扶着墙壁,脸色有些发白,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他本就酒意未消,又听了郭图那刻意堆砌辞藻、略显浮夸的诗句,不知怎地,一股恶心感直冲喉头,忍不住干呕了几下。这声音在寂静下来的诗会现场,显得格外刺耳。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呕吐”声吸引了过去。当他们看到是一个面生的、穿着普通还带着明显酒气的男子站在那里时,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精彩纷呈,尤其是刚刚还在得意洋洋的郭图,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荀采秀眉微蹙,目光也带着疑惑和一丝不悦,投向了这个不速之客。
郭图强压着心中的不快,维持着表面上的文人风度,走上前几步,对着扶墙干呕的林昊拱了拱手,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质问:“这位仁兄,方才听闻…呃…异响,莫非是对在下方才所作之诗,有何独特的‘见解’?”他将“见解”二字咬得稍重,嘲讽之意隐约可闻。
林昊胃里正翻腾得难受,只想快点离开这地方找个清静处缓缓,闻言头也没抬,只是摆了摆手,声音有些虚弱:“没有没有…兄台误会了。我只是…呃…酒喝多了些,身体不适,绝非针对阁下。你们继续,继续…”说着就想转身溜走。
郭图岂能轻易放他走?他侧身一步,看似无意地挡住了林昊的去路,继续“彬彬有礼”地追问:“看仁兄面生得很,衣着也不似府中下人,想必也是荀府的客人吧?”
林昊皱了皱眉,没有否认。
郭图见状,心中更有底了,言语间带上了一种世家子弟特有的优越感:“世人皆知,颍川荀氏乃文学鼎盛之家,能入此门者,必是雅士或有所专长。恕郭某眼拙,不知仁兄出自哪家名门?师承哪位大儒?”这话看似请教,实则是盘问底细,暗含挤兑。
林昊被问得有些不耐烦,只想快点脱身,便简单答道:“在下阳翟人氏。”
“阳翟?”郭图故作惊讶,“巧了,在下便是阳翟郭氏子弟,怎从未在族中或文会上见过仁兄?”阳翟郭氏也是当地大族,郭图此言意在强调自己的身份,并暗示林昊并非圈内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