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率先开口,他神色凝重,带着与其年龄不符的沉稳:“林兄大才,心怀天下,令人钦佩。如今北方大旱,赤地千里,流民失所,朝廷虽有赈济,然杯水车薪,且多有官吏中饱私囊。依林兄之见,朝廷当如何应对,方能真正解民倒悬?”
林昊略作沉吟,他知道这是展示自己见解的机会,也是与这些未来栋梁深入交流的契机。
他缓缓道:“长文兄所虑极是。天灾虽可畏,然人祸更甚。朝廷赈济,首重吏治。若无法确保政令畅通、钱粮落到实处,纵有百万斛米,亦难入饥民之口。
依在下浅见,或可三管齐下:其一,选派清廉刚正之能臣,赋予专断之权,深入灾区,监督赈济,严惩贪墨;
其二,组织流民兴修水利、整饬道路,既使其得食活命,亦为日后防灾打下基础;
其三,或许…可有限度地鼓励地方豪强、富户开仓放粮,朝廷可酌情给予些名誉或政策上的补偿,以补官仓之不足。”
最后一点,隐约点出了与世家合作的可能性。
陈群听罢,眼中精光一闪,深深看了林昊一眼:“林兄见解深刻,确是务实之策,非空谈者所能及。群,受教了。”他拱手一礼,显然对林昊的务实态度颇为认可。
这时,杜袭接口道,语气中带着忧虑:“不仅是天灾,如今各地似乎都不太平,匪类丛生,袭扰乡里。朝廷屡次下令清剿,却往往成效不彰,甚至越剿越多,此乃何故?又该如何根治?”
林昊心中一动,面色不变,答道:“子绪兄所言,乃痼疾也。匪患根源,多在‘活不下去’四字。天灾人祸,赋税沉重,吏治腐败,百姓无路可走,便只能铤而走险。单纯武力清剿,如同扬汤止沸,虽能一时压服,然根源未除,春风吹又生。”
“欲要根治,仍需标本兼治。
‘标’者,自然需有精兵强将,对为祸剧烈、冥顽不灵者,坚决剿灭,保境安民,此乃底线;
‘治’者,则在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整顿吏治、使民有所养、有所依。
若百姓家中有粮,仓里有粟,屋上有瓦,谁又愿提着脑袋去做那刀口舔血的勾当?此乃长久之道,然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他的回答,既肯定了军事手段的必要性,更强调了民生才是根本,与他在阳翟的施政理念一脉相承。
杜袭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林兄此言,直指根本。剿抚并用,恩威并施,方是正理。袭受教了。”
一旁的枣祗听到“劝课农桑”,眼睛一亮,他对此似乎格外感兴趣,插话问道:“林兄提及劝课农桑,乃安民之本。然如今田地产出有限,遇上天灾便难以为继。不知林兄对此,可有良策提高农桑之效?”
林昊笑道:“枣祗兄问到了关键处。农桑之事,确需精耕细作,亦需改进之法。譬如,可优选良种,改进农具,兴修水利以确保灌溉…甚至,或可尝试将无主之荒地、官田,组织流民或兵士进行集中垦殖,统一管理,如此既可安置流民,增加粮产,亦可强兵足食…”
他点到即止,并未深入阐述后世关于屯田制的具体细节,但已足够引发枣祗的深思。
枣祗果然陷入了沉思,喃喃道:“集中垦殖…统一管理…此策或许真的大有可为…”
众人越聊越是投机,都对林昊的见识和胸怀佩服不已,原本因为诗才而来的敬佩,又加深了一层对其治国理念的认同。
喜欢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