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北塔,始建于辽代重熙十三年(公元 1044 年),原名‘宝丰寺塔’,后因地处城北约 3 公里得名‘北塔’。塔身通高 42.7 米,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塔身底层直径 11.8 米,每面宽 4.5 米,转角处有砖雕力士像,共 8 尊,每尊高 1.2 米,衣纹细节保留完整度约 78%。
塔基为方形须弥座,座上有仰莲瓣纹饰,共 3 层,每层莲瓣 16 片,部分莲瓣因风化有 0.3-0.5 厘米的剥落;塔身一至三层每面设佛龛,内供砖雕佛像,共 24 尊,其中 18 尊佛像面部完整,6 尊因清代修缮时的彩绘覆盖,原貌留存约 60%。
塔顶为八角攒尖式,覆有青铜塔刹,高 5.3 米,由覆钵、相轮、宝珠组成,相轮共 13 重,每层直径递减 0.2 米,目前塔刹倾斜度约 0.8 度,属安全范围内自然沉降导致;塔身南侧有明代万历年间修缮碑刻,碑文共 568 字,记载当年重修塔身、更换塔刹的经过,碑面风化率约 15%,部分字迹需拓印才能辨认。
此外,1984 年塔身修缮时,曾在塔心室发现辽代佛经残卷、银质舍利盒等文物,现存于龙城博物馆;目前塔身周围 30 米范围内为文物保护区域,地下 1.5 米处埋设有震动监测仪,实时监测数据显示,塔身日均震动幅度不超过 0.1 毫米,结构稳定性良好。”
德颐盯着北塔,连飞檐上哪片瓦当有细微裂纹、塔基哪处砖缝长了株 0.5 厘米的枯草,脑子里都能跳出精准的位置和尺寸。
这哪是简单的 “读数据”,简直像把北塔的千年历史和当下状态,都装进了他的脑子里。
“去哪儿了?回来吃饭”
他脑子里蹦出一条信息。
他打开手机,确实有一条,是老伴儿发过来的。
“北塔呢,马上回”
他脑子里想着,正要用手指输入,那信息已经自己回复完成了。
德颐拿手机的手微微颤抖,这一切把他给整懵了。
他的心跳加快,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他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咽了口唾沫。
他平静的心情一下子激动了起来。
这是什么节奏啊?
这人生要开挂了啊~
带着兴奋劲儿,德颐脚步轻快地往家赶,身体感觉都轻盈了好多。
德颐开门进屋,一股浓郁的香气飘进了鼻腔。
他抽了抽鼻子,顺着香味往厨房瞅:“香菇猪肉馅的包子?”
如果他能看到,就会发现那空气中的香味正一丝丝向他的身体上飘来,并被吸进了皮肤里。
像是有无数张小嘴儿在贪婪地吞噬着。
灶上的笼屉正冒着白汽,老伴手里拿着拌菜勺,闻言回头笑了:“鼻子够灵啊。”
“还有黄瓜丝拌猪耳朵,搁了辣椒油、酱油。”
德颐又补了一句,闭上眼陶醉地深深闻了一口,那是他挺爱吃的一道凉菜。
老伴手里的勺子 “当啷” 一声磕在碗边,眼睛瞪得溜圆:“你这鼻子是属小狗的?我刚拌好还没端上桌呢!” 她指腹沾着面粉在围裙上蹭了蹭,“让你买瓶酱油都能记错牌子,今天咋了,都能闻出调料味?”
德颐摸了摸鼻子,嘿嘿笑了两声:“嘿嘿。”
“赶紧去洗手,拿碗开饭。”
“好嘞~”
德颐转身往洗手间走,手腕处突然又是一阵细微的痒。
他低头看了看,什么也没有,可那感觉却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皮肤下游动,带着点凉丝丝的气,顺着血管往四肢百骸钻。
他忍不住挠了几下。
等他洗完手出来,热气腾腾的包子已经摆了满满一盘放在桌上。老伴把凉菜端上桌,又给他倒了杯温水:“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德颐拿起一个包子,刚咬了一口,突然 “嗯?” 了一声。
“咋了?” 老伴给他夹了一筷子凉菜,“不好吃?”
“没有没有,好吃。” 德颐大口嚼着包子,眼角瞥见手腕处的皮肤下,似乎有一缕极淡的红光一闪而过,快得像错觉。
“叮..叮”“叮..叮”
两人的手机微信同时响起,是小区的群消息。
老伴儿刚要点开看,德颐随口就说了出来“楼下有人占楼上丹丹家的车位了,她发照片问呢”
“哎?真是啊,你咋知道,你又没看手机”
“我...我..”
“猜的”
“神神叨叨的,就你会猜,我也服你了,昨天喝成那样,今天咋和没事儿人似的呢”
“嗯”
“你可少喝点吧,这大岁数了,让老婆孩子担心”
“知道了。少喝少喝”
... ...
吃完饭,德颐来到楼下车库改的小书房。
他躺在沙发上,把今天经历的事细细梳理了一遍,他总感觉哪里不对。
偏偏又感觉不出哪里不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梦巡万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梦巡万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