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课本上的诗句,背后有这么生动的故事!” 宋子都一边感叹,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悟:“以前读《诗经》,总觉得离自己很远,看到这些文物和复原图,才发现古人的生活与情感和我们其实很相似,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从来都没有变过。” 他还特意录了一段展厅的视频,打算回去后和诗社的伙伴们一起分享。
旅行的最后一天,宋子都去了 B 省的古城墙。站在城墙上,眺望远处的群山和脚下的护城河,他忽然想起《诗经?邶风》中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的诗句,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站在城墙上的心境。他拿出相机,拍下了古城墙在夕阳下的身影,余晖将城墙染成金色,显得格外庄重。
返程途中,宋子都迫不及待地整理旅行照片和笔记。他把照片按照 “木雕工艺”“历史文物”“自然风光” 分类,在每张照片下面都写了详细的说明,比如木雕的纹样寓意、文物与《诗经》的关联;笔记本上则记满了采访心得和文化感悟,还画了不少简笔画,比如老师傅雕刻的姿势、文物的造型,生动又有趣。
回到家的第一天,宋子都就召开了线上分享会。他先展示了 A 省木雕古镇的照片:“你们看这牡丹木雕,细节是不是特别精致?老师傅说,雕刻的时候要想着花盛开的样子,才能刻出灵气。贺花,你设计汉服的时候,也可以试试用这种木雕纹样,肯定特别好看!”
贺花看着照片,眼睛一亮:“太有用了!我之前一直想设计一款有传统纹样的汉服,这些木雕图案正好可以借鉴,尤其是那个‘回纹’,寓意特别好,我想用到裙摆上。”
接着,宋子都展示了 B 省历史博物馆的文物照片:“这是西周的青铜鼎,上面的铭文和《诗经》里的祭祀场景有关。白墨,你看这个玉饰,是不是和《卫风》里描述的很像?”
白墨认真地看着照片:“太像了!我之前在批注里还疑惑‘如切如磋’到底是怎样的工艺,看到这个玉饰,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些照片和视频对我的批注帮助太大了,谢谢你,子都!”
苏松也兴奋地说:“你拍的古城墙照片太有感觉了!我写《人物志》的时候,正好可以用这段经历,把《诗经》与现实场景结合起来,让内容更生动。”
宋子都还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这次旅行让我明白,传统文化不是死板的课本知识,而是活生生的生活与情感。无论是木雕工艺里的匠心,还是文物背后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传承。以后我们诗社可以多组织这样的文化探访活动,让大家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尤龙说:“等我兼职不忙了,也想去这些地方看看,亲身感受一下木雕工艺和历史文物的魅力。” 宋子充则建议:“我们可以把子都的旅行笔记和照片整理成小册子,作为诗社的‘文化资料集’,方便大家以后参考。”
分享会结束后,宋子都把整理好的照片和笔记发给了每个人。他看着群里大家热烈讨论的消息,心里满是成就感。这次旅行不仅让他自己收获满满,还能为诗社的伙伴们提供帮助,这样的经历比任何纪念品都珍贵。
这个寒假,因为这次旅行,宋子都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他知道,传统文化就像这些木雕和文物,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传承,才能保持活力。而诗社的伙伴们,就是和他一起传承这份美好的同行者。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去更多地方,了解更多文化,让《诗经》的美好与传统文化的魅力,永远传递下去。
喜欢墨中有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墨中有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