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墨看到苏松的回复,心里暖暖的,连忙回复:“谢谢你的认可!其实我还有很多困惑,比如如何让年轻人真正喜欢上传统手工艺,而不是只停留在‘打卡式’体验。书中提到可以通过现代设计创新传统手工艺的形式,比如将剪纸图案印在 T 恤上,将刺绣元素融入饰品设计,你觉得这个方向可行吗?”
苏松回复:“我觉得这个方向特别好!之前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将《清明上河图》的元素设计成手机壳、笔记本,很受年轻人欢迎。你可以尝试将《诗经》里的诗句与传统手工艺结合,比如在刺绣书签上绣‘蒹葭苍苍’,在剪纸窗花上刻‘桃之夭夭’,既有文化内涵,又实用美观。对了,你之前不是说想设计《诗经》主题文创产品吗?我们诗社可以一起帮你,贺花擅长设计,宋子都会画画,尤龙在书店工作,还能帮你推广,大家一起努力,肯定能做出很棒的产品!”
白墨没想到苏松会提出这么具体的建议,还主动提议诗社成员一起参与,心里满是感动:“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之前还担心自己一个人做不了这么多事,有大家帮忙,我更有信心了。等开学后,我们可以开个会详细讨论一下,制定具体的计划。”
苏松回复:“当然是真的!我们诗社本来就是一个集体,大家一起为传统文化传承努力,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对了,你读书笔记里提到想采访手工艺人,我老家有一位做木雕的老艺人,手艺特别好,下次放假我可以带你去拜访他,说不定能给你带来更多灵感。”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在微信上聊了将近两个小时。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方式,到《诗经》文化与手工产品的结合,再到诗社未来的活动规划,他们有着说不完的话题。白墨在交流中理清了很多之前困惑的问题,对未来的学习与实践也更有方向;苏松则从白墨的思考中获得了新的启发,甚至开始构思将传统手工艺元素融入自己的乡土小诗创作。
交流快要结束时,苏松给白墨发了一条长长的消息:“白墨,你的读书笔记让我看到了传统手工艺的希望,也让我明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努力。你愿意花时间去读一本关于传统手工艺的书,去学习刺绣技艺,去思考如何让传统融入现代,这份用心特别难得。我相信,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能在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方面取得很大的成果。以后不管是读书笔记的整理,还是文创产品的设计,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跟我说,我们一起想办法。诗社的伙伴们也会一直支持你,因为我们都是传统文化传承路上的同行者。”
白墨看着苏松的消息,眼眶有些湿润。她回复道:“谢谢你,苏松。有你这样的朋友,有诗社这样的集体,我觉得特别温暖。其实我之前也有过犹豫,担心自己做的这些事没有意义,但现在我明白了,只要能让更多人了解、喜欢上传统文化,哪怕只是影响到一个人,也是有意义的。以后我们一起努力,让《诗经》的美好与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
那天晚上,白墨将苏松的鼓励写在了读书笔记的最后一页,还在旁边画了一朵小小的芦苇花。她知道,这份读书笔记不仅是自己对《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诠释》的理解,更是自己与苏松、与诗社伙伴们在传统文化传承路上并肩前行的见证。
寒假结束前,白墨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分享到了诗社的微信群里,立刻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贺花说:“白墨,你的笔记给了我很多设计灵感,以后我们可以一起设计‘《诗经》+ 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 宋子充说:“我可以帮你整理采访手工艺人的资料,做成文档分享给大家。” 尤龙说:“等我兼职不忙了,也想跟着你学习刺绣,体验一下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看着群里大家热情的回应,白墨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新学期即将开始,一场关于传统与创新、文化与传承的美好旅程,也即将拉开序幕。而她的这份读书笔记,将会成为这段旅程中最珍贵的起点。
喜欢墨中有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墨中有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