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该手段需专门训练,明朝的新科进士上任前甚至需练习“踢斛”技巧以确保效果。??这个说法有点经不起考究,毕竟身为官员,根本不会不顾身份亲自下场淋尖踢斛,反倒是衙门里的胥吏深谙此道。
三天后,天还没亮,陈家村的村民们一大早起床洗漱,吃过饱饭后,带上草帽水壶,告别家里的老幼妇孺后就推着满放着粮食的独轮车来到村里祠堂门口的空地上集中,在村长的带领下走上了去水西堡交夏税的道路。
这次,陈远文没有问阿公,为什么阿爹他们不用牛车拉粮食而是用人力独轮车,无它,不想引起收税衙役的关注,被刁难被多交税而已。
陈家村的汉子们直到黄昏太阳落山了才回到村里,这一次大家倒是喜气洋洋的,原来今年因为官府压迫太过,引起隔壁横潭瑶族山民动乱,所以今年收税的衙役淋尖踢斛比前两年收敛了很多,准备的粮食只交出了三分之一,还余下三分之二带回家,等于家家户户都多收了三两斗,这三两斗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掺着番薯或芋头可以熬半个月里。
看着因为少交三两斗就兴高采烈的村民,陈远文感慨万千,果然历朝历代底层人民的要求都是最低的,只要能填饱肚子,不拘是掺着番薯芋头还是野菜,有衣服蔽体,有瓦遮头,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陈远文家因为阿公是附近几条村唯一的大夫,又有阿婆冯氏的刺绣好手艺,家里还有几个青壮劳动力,最近几年又风调雨顺,他偷听过阿公阿婆在睡前计算过他们存的银子,居然有百两之巨,对比其他村民存款只有十两八两,他们家俨然是村中隐形富豪,过得比村长家还好。
听阿公阿婆的意思,随着孩子们越来越大,现在的老宅已经不够住了,他们是准备在今年秋天,农闲的时候给钱给二叔和三叔在老宅旁边再各建一座如老宅这般六间的青砖大瓦房,三兄弟分家不分户。
对这一点,陈远文肯定是举双手双脚表示赞同的,作为一个前世30岁的中年人,他好想自己一个人住一个房,奈何老宅房间太少,他只能和阿公阿婆睡一间房。
他热切期待着秋天的到来。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