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中秋节,还有一天就到院试放榜的日子,一大早,王父一早架着马车带着王一帆来接陈传富、陆姑丈和黎父一起去海幢寺?上香,想在院试放榜前在神灵面前再努力祈祷一番。
陈家小院里,拒绝同行的王一帆一脸颓废地躺在竹榻上,神情和刚出考场没有太大区别。
果然,不用陈远文他们多问,藏不住话的王一帆等他爹一出院门,就竹筒倒豆子般地把他这两天的遭遇都说了个遍。
自从他从考场出来,就被王父揪着问了八百遍“考得怎么样?”有时候半夜三更还听到他爹在他门外的来回踱步的声音,他都担心再不放榜的话,他爹可能会顶不住先倒下了。
所以,今天王一帆听到他爹来陈家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上香祈愿,甭提有多高兴了。
说起陪考家属情绪不稳定这个问题,陆笙和黎湛也一脸感同身受,看来大家都没少被家长们折磨,只有陈远文一副“我没有”“与我无关”“和我没关系”的表情。
陆笙羡慕地道:“表弟,我可真羡慕你,自出考场以来,大舅舅可从来没有问过你一句考试考得咋样?只关心你身体怎样。”
黎湛赞同地道:“确实如此,岳父大人对文弟真的太好了。”
王一帆不相信地道:“真的吗?陈伯父一句都没有问远文吗?”
陈远文瞥了他们仨一眼,故意气他们道:“羡慕吧,谁让我是家里的独苗苗呢,你们可羡慕不来。”
要知道,在他们家,只有他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他阿爹阿娘只希望他平平安安,快点长大成人,然后早点娶妻生子,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至于科举功名,有则庆之,无则不强求之。
而其余三家的情况则截然不同,三位都是家中长子,而且都是读书天赋较高的那一个,可以说,家里改换门庭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所以即使这次不中,至少未来10年8年,他们的青春还得抛掷在科举读书上。
陈远文的想法是,不管这次院试的结果如何,他在科举路消耗的时间,他只打算坚持到前世上完大学的时间,也就是22岁左右,如果还不能考上进士,他就打算谋求其他生路了。
不过在看到大海商潘老太爷的处境后,他深刻认识到在这个朝代,没有官身护着,赚再多的钱也护不住,就算从商,最好也弄个举人的身份,做个儒商。
看到其他三人情绪有点低落,连院里的空气似乎都变得粘稠难耐起来。
陈远文忽然想喝冷饮了,他想起来他前些时间让陈烈给他弄一些硝石回来,结果硝石买回来后却因为临近院试,他怕吃冰饮会闹肚子影响考试,所以一直没用。
他拉着三位小伙伴道:“来,我让你们看一下我的戏法”。
陆笙、黎湛和王一帆一脸莫名,还变戏法,“远文,你什么时候学会变戏法了。”
陈远文保持神秘,不语。
他钻入厨房,从橱柜一角翻出那包硝石,又拿出两个大小不一的铜盆子,在大的铜盆里倒入井水,在小的铜盆子里则倒入烧开放凉的开水,然后他在大铜盆里放入硝石,并用一根木筷子不停搅拌,边搅动边嚷嚷着,“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随后,陆笙三人就惊奇地发现大铜盆的水似乎蒸腾出烟气,然后水温越来越低,直到凝固成冰,而放在大铜盆上的小铜盆的凉白开也逐渐变成冰块。
硝石制冰在后世是一种很多人都知道的物理现象,其原理就是利用硝石溶解于水时吸收大量热量的特性,使水温降至冰点以下从而结冰的物理方法,?核心步骤包括准备硝石和水、溶解硝石于水中、搅拌加速冷却、等待水凝固成冰,并使用双容器系统提高效率?,该方法起源于唐朝,可重复利用硝石但实施性较低。??
这种方法虽然据说源于唐朝,但是陈远文从接触到周围的人事物,却发现这种方法似乎很少人知晓,他猜测要不就是硝石难得,制冰成本太高,远远及不上大规模的冬季采冰的成本低;要不就是这个方法可能失传或成为秘方,他倾向于前者,硝石在药店只有少量售卖,他这点硝石为了不惊动旁人,还是让陈烈分开几个地方去买的,反正他现在玻璃都造出来了,这种在唐朝就存在的技术,他也不怕掉马甲之类的了。小批量在家自制冰块自饮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陆笙、黎湛和王一帆还在激动地这里摸摸那里摸摸,感受者神奇的水变冰的时候,陈远文已经拿起昨天用剩的柠檬,利落地切片,加蜂蜜,泡红茶,再投入在小铜盆里凿下来的冰块,搅拌均匀后,又翻出一碟今早让徐娘子现烤的老婆饼,带着小伙伴在桂花树下品尝冷饮和茶点。
哇,一杯冰凉的蜂蜜柠檬红茶下肚,舒爽得四人浑身一激灵,刚才被炎热的太阳引起的不适通通都被赶走了,连毛孔都似乎在惬意地张开。
王一帆一边喝一边感叹道:“远文,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又是放大镜又是制冰的,我怎么感觉我这些年的书都白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