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老太爷皱起眉头道:“最近工坊的订单太多了,就军方要的望远镜,各大商行要的放大镜和穿衣镜、化妆镜等都供不应求,工人连轴转都忙不过来。”
陈远文道:“嗯,不知道工坊能否向官府申请把那块隔在工坊和家属区的棚户区的地都买下来,然后把棚户区的流民登记入户籍,工坊给予每户棚户二两银子的安家费和一户一个进工坊工作的名额。棚户区拆除后,一半扩大为工坊的工场,一半划为家属区,我准备重建整个家属区,建成简单的三房或四房的小院,可以租也可以让他们贷款买。”
徐知府对于工坊想清理棚户区,还承担拆迁和接收工作,表示同意,他老早就想清理这个脏乱差的安全隐患了。
而潘老太爷的商业嗅觉则非常灵敏,他迅速捕捉到陈远文所说的“贷款买房”的信息点,而站在会客厅门外的陈烈也在竖起耳朵倾听,作为天机阁暗卫的“外围”人员的潘管事更加是恨不得掏出纸笔记录。
说起这个后世非常流行的购房行为,陈远文就滔滔不绝,那些0首付,两成首付,每月供款金额不得大于普通工人工资收入的?收入的4成,而对于工坊的账房等较高收入者?,可适当提高月供比例以减少利息支出,但需控制在5成以内,以避免影响生活质量?,而利率控制在年利率5%之类的,那是信手拈来,不带一丝停顿的。
潘老太爷听到年利率只有5个点,惊呆了,道:“可是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一个月就要20个点呀。”
潘老太爷没说的是,事实上农民跟地主借高利贷,利息常常是 “借一还二”,也就是年利率 100%,好多农民还不上钱,只能卖地卖儿卖女。
陈远文这才想起,古代真是处处都是高利贷呀,当年王安石办法整出来的那个青苗法中也是规定20%的利率,如农民借100钱,一年到期后就需要还120钱,这已经是难得的低利率了。
陈远文心道,他给工人们建房子不是为了挣他们的血汗钱的,而是为了改善卫生和住宿环境,就这种垃圾横飞、污水横流的地方,他老担心会搞出古代版登革热或鼠疫之类的团灭他的工坊。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