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怎么了?”有老翁颤声问道。
康熙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他站起身,走到殿门口,惊疑地看着这天地异象。随即,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莫非……是朕的功绩感动了上天,降下此等祥瑞?”
--
第四个时空则是康熙的孙子乾隆,但这一年已经是嘉庆元年,北京,紫禁城,又一次千叟宴。
这是乾隆皇帝作为太上皇,为自己举办的最后一次千叟宴,规模远超他祖父当年。大殿内更加奢华,老臣们也更多。乾隆高踞宝座,虽然名义上已经把皇位传给了儿子颙琰(嘉庆帝),但谁都知道,这大清江山,还是他爱新觉罗·弘历说了算。
嘉庆皇帝恭敬地坐在下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眼神却偶尔会瞟向站在乾隆身侧的那个肥胖身影——和珅。
和珅正满面红光地指挥着太监宫女们添酒布菜,仿佛他才是宴会的主人。大学士刘墉(刘罗锅)和礼部尚书纪晓岚坐在稍远的位置,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和讥讽。刘墉低声道:“瞧和中堂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天是他的六十大寿呢。”纪晓岚捋了捋胡子,轻笑一声,没有接话。
乾隆看着眼前的热闹,心里却很复杂。他当年为了不超过祖父康熙在位六十一年的纪录,宣布在位六十年就禅位。可真到了这一天,他发现自己根本舍不得放下权力。他多么希望,能有个什么“天意”,允许他继续名正言顺地执掌这九五至尊之位啊!
就在他心绪翻腾之际,天色猛地暗了下来。
“嗯?”乾隆眯起了眼睛。
殿内顿时一片骚动。和珅反应极快,立刻尖着嗓子喊道:“护驾!快护驾!”
嘉庆也紧张地站了起来。刘墉、纪晓岚等大臣都惊愕地望着那片取代了蓝天的巨大灰色天幕。
乾隆心中一动,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难道是上天听到了朕的心声?这是……吉兆?”
--
第五个时空是道光十八年,北京,紫禁城,养心殿西暖阁。
道光皇帝旻宁穿着一件半旧的龙袍,正对着桌上一份奏折发愁。他面前站着两位皇子——皇四子奕詝(未来的咸丰帝)和皇六子奕欣。
奕詝面色略显苍白,身形单薄,但举止沉稳;奕欣则英气勃勃,眼神灵动,透着一股聪明劲儿。
“广东巡抚怡良奏报,英夷鸦片流入愈发猖獗,白银外流,兵士吸食者众,战力萎靡……朕心甚忧。”道光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林则徐力主严禁,你们怎么看?”
奕詝躬身道:“皇阿玛,鸦片流毒天下,为害甚巨,儿臣以为,当以雷霆手段禁绝,方可保我大清元气。”他说话有些气短,但态度坚决。
奕欣则接口道:“四哥所言极是。然英夷船坚炮利,儿臣听闻其在海外多有跋扈之举。禁烟之事,是否需考虑周详,既要杜绝毒源,亦需防范其狗急跳墙?”他的思路显然更活络,考虑到了后续可能的外交和军事冲突。
道光看着两个儿子,心中更加烦闷。奕詝仁孝,但体弱;奕欣聪慧果敢,似更类己……这储位之争,本就让他难以决断。如今又碰上这棘手的鸦片问题,真是内忧未平,外患又起。他一生节俭,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最看不得这白银如水般流往外洋。
“朕知道了,你们先退下吧。”道光挥了挥手,感到一阵疲惫。
就在两位皇子躬身退出,道光独自对着奏折发愁时,窗外天色蓦地暗沉如夜。
道光皇帝惊得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那覆盖苍穹的灰色天幕,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解。节俭归节俭,但这等天地异象,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几乎在同一时间,刚刚走出养心殿的奕詝和奕欣,奉命准备进京觐见的林则徐,广州十三行里惴惴不安的洋商,以及普天之下的官员百姓,都看到了这令人心悸的一幕。
---
在上面这五个时空,几乎同时响起了一个冰冷的、毫无感情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大清知识有奖问答,现在开始。】
五个截然不同的时空,五个心怀各异的汗王或皇帝,以及他们统治下的万千臣民,此刻都被同一片诡异的灰色天幕所笼罩。
人们惊恐、疑惑、跪拜、祈祷……各种反应,不一而足。
就在这片哗然与混乱达到顶峰之时,那个冰冷、清晰,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电子声音,仿佛从九天之上,又仿佛在每个人的耳边又一次响起:
【大清知识有奖问答,现在开始。】
声音传遍四野,覆盖了宁远内外的战场,回荡在康熙千叟宴的宫殿,也响彻在乾隆退位前的盛宴……
这声音,让努尔哈赤捂住了胸口,惊疑不定:“大清?问答?咱只知道汉唐元明,大清难道是后世的朝代……”
顺治:“啥,咱大清,这说明咱大清立足稳定了,朕不用跑回辽东了?”
让康熙脸上的兴奋变成了错愕:“有奖问答?是讲咱大清?”
让乾隆眼中的期盼凝滞了:“问答?问什么?难道上天希望朕继续再干二十年皇帝……只是太上皇复位,从古至今似乎只有明英宗那个混蛋……”
而道光只想让天幕告诉自己:“朕的这两个儿子到底谁是大清皇帝?”至于林则徐这一次广州之行如何,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失败的可能性
--
注:以上各时空互不影响,如康熙时空不会有史料或者民间传闻到乾隆时空。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