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评分、评论、点赞。评分四分、五分都行,再低了就请您高抬贵手,去别的地方看看。
-------
天幕并没有如人们预料的那样立刻放出第十五题,反而开始解释上一题关于“康德”皇帝的背景。
【宣统帝退位后,仍然继续居住在北京紫禁城,一直到民国十三年。在此期间宣统帝大婚……】
这话一出,就像一块大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湖面,五个时空,从皇帝到百姓,全都炸开了锅。别说大清朝自己人了,就连顺治时空的李定国、郑成功,还有道光时空那个真洪秀全,以及各处冒牌货,都惊得张大了嘴巴,发出各种难以置信的怪声。
紫禁城里,道光帝猛地扭头看向身旁的“圣人”曾国藩,声音都带着点变调:“历朝历代,但凡江山易主,亡国之君非死即逃,好一点的也不过是得个虚名禅位,何曾有过……还能留在前朝皇宫里继续住上十几年的道理?这成何体统?!”
曾国藩也觉得自个儿读的那些圣贤书有点不够用了,但他抓住的重点不一样,眉头紧锁回道:“皇上,臣也觉得此事蹊跷万分。只是……臣更在意的是,这‘民国’……究竟是何国号?听着……总觉得分外别扭,不合常理。” 他自称“臣”,符合汉臣身份。
看出不对劲的不止他们。康熙和乾隆这两位精明皇帝,一听“民国”这俩字,心里都咯噔一下,有点模糊的熟悉感,却又无比陌生,跟自古以来任何一个国号都对不上。
康熙帝沉吟片刻,忽然对着身边的大学士张廷玉开口道:“衡臣(张廷玉的字),朕有个猜想。” 他目光锐利,“这‘民国’,怕是天地会那帮余孽搞出来的名堂!他们心心念念要‘反清复明’,可大明亡了那么久,恐怕连朱元璋陛下的正经后裔都寻不着了。又或者……待我大清气数尽了,也没人真想再扶个朱家皇帝上来,于是便改头换面,用了这个音同字不同的‘民’字!”
周围侍立的满洲亲贵和汉臣们闻言,纷纷露出“皇上圣明”的表情,一片附和之声。当然,也有几个肚子里有墨水的汉臣心里直打鼓,想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国号怕不是意味着……那是个如同泰西罗马共和国一般的无君之国?但这念头太骇人,谁也不敢说出口。
而在道光时空,那个躲在广东花县破屋里的真洪秀全(郑仁坤),猛地一拍大腿!他想起来了!
“对了!是了!”他曾在广州街头与西洋传教士打过交道,隐约听说过法兰西的旧事。那边闹革命,连国王的脑袋都砍了,建立的就是什么“共和国”。“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他们后来不又出了个拿破仑皇帝么?”他自顾自地分析着,“可这后世之人……既学西洋人立共和,为何又不砍了那宣统小儿的头?反而让他住在紫禁城里娶媳妇?这……这到底是哪门子的规矩?”
洪秀全挠着头,只觉得脑子里一团乱麻。他自认要推翻清妖,建立地上天国,思路已经够离经叛道了,可这后世之人的做法,简直比他还能想!完全无法理解!
天幕还在那儿絮絮叨叨地说着宣统皇帝的事儿。
【当宣统大婚之时,宫中选定了两个前清贵族出身的女子,一个叫婉容,一个叫文绣。宣统本人选了文绣为皇后,但是宫中的太妃们则认为婉容更合适,最终的结果就是婉容成了皇后。而文绣则封为淑妃。】
【虽然此时大清已经没有了,但是宣统帝在紫禁城内应该可以继续称为皇帝,民国政府大总统每年派出使节以面见外国皇帝的礼节见宣统帝,所以婉容一般认为身份仍然是皇后。】
这话听着,底下五个时空的人脑袋上都冒出了更多的问号。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皇帝不是退位了吗?怎么还能在紫禁城里选皇后、封妃子?那个什么民国政府,不但不把他赶走,他们的大总统还每年派人用见皇帝的礼节去拜见他?这亡国亡得也太……客气了吧?
人们终于抓住了那个关键的词——“大总统”。
“我大清倒是有‘总统’这个说法,”康熙帝拧着眉头对身边已经恢复了身份的太子胤礽和臣子们说,“但那多是临时委派的差事,比如‘总统某某军务’,事毕即撤。这民国……竟把‘大总统’当成了常设的……首领?”他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总觉得这称呼不伦不类。
乾隆帝也是满脸嫌恶:“一听这就不是帝、王的称谓。看来这民国,还真就是个无君无父的共和国了!”他语气里充满了鄙夷。人们渐渐回过味来,这大清的结局,恐怕和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更迭都完全不同,透着一种难以理解的古怪。
“难道……朕的上帝天国没建成,后世子孙却建成了这‘民国’——人民之国?”广东花县的洪秀全(郑仁坤)猛地愣住了。
他虽然是个把基督教和儒家学问搅和在一起的半吊子,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还是懂的。这么一想,他反而比那些正统的文人更容易接受这个概念。“人民之国……听起来,倒有几分天父皇上帝名下,众生平等的意味了?”他挠着头,开始把自己的教义往这新名词上靠,越琢磨越觉得,这路子……好像也不是完全不能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