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洪大嘴需要权衡利弊不同,张献忠和王聪儿的应对方式则直接得多,也暴烈得多。
张献忠看着那装神弄鬼的“天父替身”,咧开大嘴,露出森白的牙齿,狞笑一声:“你是天父?好啊!俺老张正想问问天父,为啥让俺老吃败仗!你要是真天父,肯定刀枪不入吧?接俺一刀试试!”
话音未落,刀光已然匹练般斩出!没有任何犹豫,没有任何废话,直接用最物理的方式检验“神性”。那“天父替身”的身影在刀光下应声溃散。
几乎在同一时刻,另一场景中的王聪儿,面对同样的质疑,她的反应如出一辙。“冒充天父,罪该万死!”她凤目含霜,剑随身走,一道寒芒直刺对方心口,“若你真是天父,自有神力护体!若接不住我这凡间兵刃,便是妖孽无疑!”
这两位,一位是草莽巨寇,一位是绿林巾帼,信奉的都是最朴素的真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而他们的“遛法”,就是手中的刀剑。这种简单粗暴的“神圣裁决”,充满了力量感,却也透露着他们对自身权威不容丝毫挑衅的绝对维护。
--
而自认为自己才是上帝次子的郑仁坤本人,他的应对则显得格外不同。他心中自然明了,按照“剧本”和稳定军心的需要,他理应承认并接受这“天父下凡”。但此刻,他内心深处那份属于上帝次子的优越感和对绝对权力的渴望,让他不愿再轻易向任何一个“分身”低头。
他没有像张献忠、王聪儿那样拔刀相向,也没有像自己“应该”做的那样跪拜听旨。而是深吸一口气,面对那“天父替身”,竟朗声背诵起《圣经》中的段落来!
“《哥林多前书》有云:‘……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又云:‘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他目光炯炯,逼视着对方,“如今天父之大业方兴,秩序初定。尔自称天父替身,可有明证?可能道出《启示录》中七印、七碗、七号之奥秘?可能详解‘三位一体’之精义与我东方语境之融合?”
他竟一反常态,舍弃了直接的神权对抗,转而与那“天父替身”辩起了神学!一时间,天幕之上,充满了“因信称义”、“预定论”、“救赎史观”等艰深词汇的交锋。郑仁坤凭借其对圣经的见识和对基督教义的深入了解,引经据典,步步紧逼,反而将那“天父替身”问得有些招架不住,身影都显得虚幻了几分。
天幕之下,五个时空的无数百姓、兵丁、乃至一些读书人,何曾听过这等“西洋景”?他们虽大多听不懂其中深意,但见那“洪天王”与“天父替身”辩论得如此“高深莫测”,心中不由得对其学识渊博、信仰“纯正”生出了几分敬畏。这无意之中,竟成了一场面向诸天万界的、别开生面的圣经知识普及。
最终,那“天父替身”在郑仁坤连番的经文诘问下,未能展现出超越性的“神迹”或智慧,身影渐渐淡去,算是被他以一种“文明”的方式“辩”退了。洪秀全此举,既维护了自身权威,未落下弑杀“天父”的口实,又巧妙地展示了自己的“博学”与“理性”,手段可谓高明。
天幕的第二轮问答,再次展现了候选人们迥异的性格与权谋。有人强硬否定,有人暴力验证,有人则以知识为武器,在神权的钢丝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步调。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