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在各个街区升腾,映照着奔跑、厮杀的人影,将北京内城的夜空染成一种诡异的暗红色。空气中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血腥气、硝烟味,以及一种人性崩塌后释放出的原始暴戾。这个夜晚,北京城的内城,正在用它自己的方式,进行着一场残酷至极的自我清洗。黎明到来时,阳光穿透硝烟,照亮的不再是那座威严的满洲驻防城,而是一片被血与火洗礼过的、满目疮痍的废墟,以及无数刚刚获得“自由”,却眼神空洞、手上沾满鲜血的“新人”。
北京城西的香山脚下,一处隐蔽的山村中,一位坚持不剃发、隐居于此的前明老翰林,颤巍巍地爬上山顶,遥望东方北京城方向冲天的火光和隐约传来的轰鸣。他老泪纵横,激动得浑身发抖。
他回到茅屋,铺开珍藏的宣纸,研墨挥毫,用尽全身力气写下三个大字:
《杀胡令》
在其下,他奋笔疾书,记录了这“天兵骤降,京畿震动,义民蜂起,诛绝胡虏”的一夜。他将这道由明军将领下达、激励包衣反抗的命令,与历史上最着名的那道“杀胡令”相提并论,视其为汉家衣冠绝地反击、血洗耻辱的象征!
“庚子夜,天佑大明,三太子殿下提天兵入京……令下,奴仆奋起,胡虏授首……血染街衢,火映宫阙……此乃天道好还,华夏重光之始也!” 老翰林写至激动处,泣不成声。
二十四小时后,当喧嚣与杀戮渐渐平息,朱慈炯的军队在无数剪了辫子、眼神复杂(混合着恐惧、兴奋与茫然)的前包衣们的注视下,基本控制了北京内城。紫禁城的大门,第一次向这位明朝的皇子重新敞开。
然而,这座用鲜血和烈火夺回的都城,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和仇恨,未来的道路,依旧布满荆棘。朱慈炯站在残破的皇极殿前,望着满目疮痍,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他这场豪赌,第一阶段看似赢了,但代价,何其惨烈!而清廷的主力,尚在人间。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